报告专家
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曾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兼计算机辅助教育(CBE)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副主席,华人探究学习学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报告题目:《科学教育与跨学科学习表现性评价》
王素,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科学与工程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成员,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未来学校、STEM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自2014年领衔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组织研发了《未来学校白皮书》,《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等,在全国建立了未来学校研究共同体网络。2017年启动了“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组织研制了《STEM教育白皮书》,《STEM教师能力等级框架》,在全国建立了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网络。主持十余项科技部、教育部重大项目与课题,并参与多项决策制定研究工作。出版著作30部,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报告题目:《科学教育综合评价:科学教育素养评价改革方向》
罗星凯,广西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桂林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理事长等职;长期从事物理与科学教育研究及其教师培养工作,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等荣誉;近15年致力于科学与技术素养教育创新实践育人,通过创设“兴华平台”、“探究科技”课程和科技运动会活动,为科技素养教育师资、课程和评价难题化解,成功趟出越走越宽的新路。
报告题目:《项目化学习如何走向真实?》
乔玉全,1987年开始在教育部工作30年,工作领域有高等师范教育、教师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教育技术装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高中教育、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在《教育研究》等发表数十篇文章。主要著作有《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实用教育大辞典》《21世纪教育万花筒》、新著《走向多元化教育时代》。现任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教育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城市教育装备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理事会首席专家,原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高中与信息化处处长。
报告题目:
许原芝,中小学高级教师, 原太原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现任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城市教育装备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互联网+实验操作考试评价》获太原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特等奖。主编《太原市实验教学优秀案例集锦》之《创新实验篇》和《自制教具篇》,2007-2016年《太原市中小学世界读书日征文选共10套丛书。曾获太原市劳动模范,太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太原市三八红旗手,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报告题目:《科学教育评价实践思考——以中学实验操作考试为例》
蒋家傅,教育技术学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佛山大学人文与教 育学院首任院长,兼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常 务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执行委员、专家组成员, 广东省评价科学研究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教育现代 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智慧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中小学教 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委员、省级试点学校专家指 导组组长,《智慧校园框架》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清华大学主办的 《现代教育技术》(CSSCI)编委,佛山市教师教育发展促进会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数智技术支持的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智慧教育与智慧 校园、跨学科学习与STEAM 教育等。
报告题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与策略》
傅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米思齐开源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重点关注物联网技术及教育应用研究、科创教育支持生态研究。
报告题目:《基于开源可控的科创教育》
区建峰,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电化教育站站长,北京师范大学硕士,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广东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长期从事科学教育实践、实验教学改革、实验考试评价、创新创造教育研究等工作。对基于创新创造教育为主要抓手的“大科学”教育、STEAM/STEM理念融合与装备创新发展、实验教学改革与教学具方法创新、实验操作考试评价等均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作为主编正式出版了《佛山市数字化实验装备创新应用课例(第一辑)》(上、下册),作为第一完成人负责的《“学科融合+文化传承+佛山智造”的创新创客教育实践》项目成果成功亮相2018年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2019年荣获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教育创新大奖SERVE提名奖和广东省市直机关第七届“先锋杯”工作技能大赛优秀作品奖。2021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负责的《基于STEM教育装备支撑的中小学创新型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案例荣获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城市教育装备工作委员会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
作为主要完成人的两项科技成果《网络教育应用全面解决技术方案》项目和《支持新课改的学科群教育资源网及其应用平台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均入选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曾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电化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中国民族教育》等国家级杂志分别发表《互动的变革——探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教与学模式》、《STEM理念融合与教育装备创新发展》、《创新创客教育的区域推进研究与实践》等学术论文。2023年撰写的《优先保证开齐开足开好基本实验,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入选教育部官网《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解读文章并应邀参加2023年首届京师科学教育大会并作专题报告。长期以来开展科学与技术教育、实验教学应用及教育装备融合创新的实践应用经验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国家、省级教育装备和科学教育教学培训班、第四届全国中小学STEAM教育大会和第四、五、七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大会上作分享和交流。
报告题目:
蔡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导,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VR/AR+教育”实验室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京师英才一等奖、彭年杰出青年教师奖。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2020~2023连续四年中国高被引学者。研究方向:VR/AR教育应用、STEM教育。
报告题目:《AR赋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索世界》
内容简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到教育中。本次讲座通过分享自主研发并落地实施的课堂AR+AIGC教学案例,带领听众像科学家一样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探索规律,体会和学习新技术如何赋能跨学科融合的智慧课堂。
黎栢强,暨南大学国际金融硕士,具20年丰富的创新发明比赛导师和国际评审经验。作为澳门国际创新发明展(12届)、海峡两岸四地暨港澳地区比赛(9届)及粤港澳大湾区纸飞机大赛(2届)的总策划人,为澳门创新与发明领域的国际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题目:《聚焦科技创新,育人于科技——推进澳门特区青少年科普与创新发明的持续发展》
李鼎,科学教育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世界教具联合会理事,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副主任,山东远大朗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长期致力实验教学装备及数字化实验教学研究,先后取得近百项专利,多次深度参与多学科教材编写,出版数字化实验教学专著多部(含与他人合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一作身份在教育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
2010年11月荣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13年12月荣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15年荣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荣获济南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2年度荣获山东省软件企业领军人物称号;2023年度荣获山东省软件企业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2023带领远大朗威公司先后4次获得世教联创新产品奖,包揽我国教育装备行业全部国际获奖记录。
报告题目:《论学生科学经验的夯实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