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五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的"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新生态"论坛上,青岛实验高级中学校长孙睿以《智联校园——数字化校园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享了经验。
他表示,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起一所和谐共生的校园,会让人的价值得到彰显、让科学技术熠熠闪光。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不要怕信息孤岛,只要有想法、有目标,相信技术都可以帮实现。
现今教育存在“三个分离”的现象
孙睿校长认为,关于教育与生活割裂的问题,其实现在高中教育的确存一些割裂现象。第一是思想道德与行为的分离。说的和做的不一致。第二是学习与生活的分离。学到的是死知识,很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第三是形实分离。学到的知识只用于考试做卷子,不会解决现实的问题。
今天很多学生被称为“学霸”,其实严格的说只能算是“考霸”。学习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学习不仅在书本,不仅在课堂,不仅在学校,学习随时随地在发生。只有抱有这样的态度,我们才能应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挑战,才能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良土壤。
不能用过去的思想和今天的技术,培养未来的人才
传统的教育一成不变,但是未来人才成长的环境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目前的教育现况处于尴尬的境地,当现在的学生面临未来20年、30年挑战的时候,社会发展到什么状况、人工智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今天的人们是不敢想象的。如果今天的教育一成不变,按照传统的选拔人才的标准,只会把学生培养成应试人才。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新高考改革给教育变革带来了重要机遇。这一轮的高考改革采取“两依据一参考”,让空洞的素质教育有了落地的可能性。青岛实验高级中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教材、课程、课堂”为中心的方式,构建了新的学习中心。
一切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
学校最初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潜能、唤醒自己的潜力,启发每个人的社会成就感。而传统的工业化教育方式则用传授知识替代了学校的意义。青岛实验高级中学的实践是让学生们找回学习的意义,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找到生命的价值、成长的空间。同时,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体现出个性价值,就必然要改变今天的学习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室学习模式。基于这样一些思考,青岛实验高级中学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理念:“所有的技术都是为应用服务,所有的应用都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青岛实验高级中学有66年的办学历史,一直坚持民主管理模式。在新时代,它被称作“新人文教育”。孙睿校长解释道,人文是把人解放出来,新人文是希望解放学生的活力,唤醒他们的生命价值,是把学生内在的潜力、未来的成长空间激发出来。我们尊重他,唤醒他,给他体验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我、发展自我。
孙睿校长认为,学校绕不开的话题就是高考。从前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今天高考录取的路径30、40种,所以培养学生的路径也要发生变革。从前的高考是农业文明,看谁出力多,不睡觉,天天拼搏;随后高考进入了工业文明,大量训练、模式化、程序化,反复刷题,让学生具备了应考能力,但是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并没有得到大的提升;未来的高考应该是追求效率和个性化的时代,而效率的来源是学生的内心,如果能发掘每位学生内心积极向上的动力,那么学习就不再枯燥无味,不再感受到压力,效率肯定提高。
教育信息化助力“新人文教育”
选课走班实现个性化教学。孙睿校长讲到,青岛实验高级中学的“新人文教育”最高的追求就是“一人一课表”,希望在一人一课表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路径。说起来简单,但是面对2000名学生、每个班50人的大班额,做起来很难。青岛实验高级中学在2014年就开始了选课走班,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个性成长需要,有学校课程、社团、俱乐部等选择。这样选择之后我们觉得还不能做到精准,还有班级里面的小组合作制。5、6个学生比较同类型,相对缩小了个性化指导的范围。
但还不够,还有很多的学生,他和别人完全不一致。因此学校采取了更精制的个性化教学设计。而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学校施行“6选3”提供20种选课方案。我们给学生做了一个规划路径叫“六个百分百”,每周二会拿出一下午时间让学生上学校课程,参加社团活动、俱乐部课程,这是打通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另外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现在全是“6选3”,20种选择全部实现。除此之外学校还在部分学科中进行了分层。
又要排成20种课表,又要分层次,又要排出学校的俱乐部课程,其实这个事很复杂。学校和晓羊教育合作后,借助AI技术全面实现了我们想法和愿望,现在已经成为学校课程发展,推动学生成长的一个典型代表。成为了青岛市选课走班的典范。
生涯规划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孙睿校长介绍到,选科的环节中有两个点绕不过去,其一是生涯规划,其二是学生自己对学业水平的认知。对学业水平的认知是通过学生的评测系统来做,为学生判断选课提供一些依据。测评数据显示,学生们对生涯规划最大的需求是实践,到大学去,了解大学、了解社会。但是三年的时间,哪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我们换了一种方式,引入大学的专家教授到学校里讲不同领域和专业内容。但这依然不够,因为学生们还有个性需求,所以就引入查询系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了解,并且设计了生涯规划的课程给学生普及最基本的选择学业和未来专业的知识。
“六个百分百”拓宽学生成长路径。孙睿校长介绍到,学校让所有学生都上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有200多个社团,张扬学生的个性;通过课题打通学习力,通过项目式学习提供高校自招、综招的竞争机会。每一个学生都要聆听30个以上的专家报告,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37个艺术体育俱乐部的其中一个。这些都是让学生们有更好的升学路径,也丰富了校园的生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价值。同时,学校举办研学旅行规模很大,时间很长。每年3月份会拿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到贵州,多架次飞机,16个班,浩浩荡荡。在研学过程中,不仅是看山看水看人,更重要是看到背后的知识价值、人文情怀。
大数据促进教师成长。孙睿校长讲到,今天的学校不再是单一管理,学校一定要做到为人服务、以人为本。这不仅针对学生,同样也包括了教师。青岛实验高级中学很关注教师的成长。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有职业的恐惧感,也有职业的倦怠感,怎么让教师焕发活力,找准每一个人发展的空间?学校建设大数据中心,用大量的数据做支持,展示学校相应的数据,也展示最新的授课模式,讲评课、听评课的模式,让教师找到自我提升的目标。
连线课堂。孙睿校长介绍,青岛已经连续做了4年国际信息化大会。早在2015年第一次大会时,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亲自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也发了贺电。那一次会议上我们学校就和西藏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建设了远程联线课堂,这是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非常重要的手段。今天不仅把它用做帮扶,更重要是资源的拓展;和世界各地先进的学校联线,拓展了青岛实验高级中学优质的教育资源。
孙睿校长最后总结道,青岛实验高级中学的一切都是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目标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起一所和谐共生的校园,会让人的价值得到彰显、让科学技术熠熠闪光。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不要怕信息孤岛,只要有想法、有目标,相信技术都可以帮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