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高校图书馆开放引争议 高校图书馆长有话说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11-21 09:26 围观566次

  

  学生去图书馆上自习

  胶东在线11月20日讯(记者 张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这一条款引发各界热议。

  近日,记者走访多所驻烟高校了解到,目前,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以及鲁东大学等学校,仅对持有校园一卡通的社会人员开放。图书馆采取每年每证收取少量服务费的方式,让真正有需求的社会读者,办理证件后获取学校图书馆资源。

  担心学习空间被挤占或是争议主因

  其实,在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公布前的二审稿中,就提出“国家鼓励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这一条款一经发布,就首先在朋友圈炸开了锅。

  为何反响如此强烈?多位受访的驻烟高校图书馆负责人均表示,这一条款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学生的恐慌和抵触。毕竟,高校图书馆主要向本校的师生提供服务,如果社会读者过多占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座位空间资源、网络资源等,势必影响到本校师生的使用。

  “反应最大的是学生,最近我也在朋友圈看到大家议论,学生看到这一条款第一反应是,本来学校空间和资源就有限,一开放,不就抢占了我们的吗?”山东工商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沙淑欣说。

  众所周知,眼下很多高校图书馆成为学生们自习的场所,尤其在临近期末考试时都会人满为患。在山东工商学院、烟台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记者看到,不少结束当日课程的学生,都抱着书本和复习资料,走进图书馆,进行自习。

  当问及高校图书馆是否应向社会开放时,不少学生表示,如果已经毕业的学生或者社会人员经常来图书馆,本来就需要提前占座的图书馆,以后岂不是更加困难。也有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的书,专业性比较强,不适合对所有人开放。外来人员大量涌入,学校安全和管理难度也会加大。

  有偿开放利用率却不大,借阅量逐年下降

  现实情况究竟如何?数据显示,正如纸质图书的借阅率呈下降趋势一样,社会人士走进高校图书馆的人数,如今越来越少。

  今年1-11月,校外人员在山东工商学院进行图书借阅的不超过20人。来自烟台大学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5年社会读者借书1086册,2016年则下降至875册,今年截止目前借阅图书仅700册。

  倘若面向社会开放,社会人员就会纷纷涌入吗?在沙淑欣看来,来高校图书馆的,基本都有自己的明确需求。“像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经管类的书占到40%,想找这一领域书的人,如果在公共图书馆或者书店找不到的话,往往会选择来这里。”沙淑欣说,学校图书馆经费有限,因此在选购图书上有严格要求,决不允许购买儿童类等与大学生学习关联性不大的书刊,“所以,即便是开放,像中小学生等群体也不会选择来这里。”

  对外开放是趋势!如何开放是关键

  尽管支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条款备受争议,但在不少图书管理者看来,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是一种趋势,重点在于如何把握好度。

  在烟台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廷广看来,高校图书馆资源庞大,并不会被本校师生全部使用,如果部分对社会开放,将会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率,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止到2016年底,烟台大学图书馆馆藏印刷型图书194万余册、报刊合订本26万余册,每年订阅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100余种。引进电子图书174万余种,电子期刊1.9万余种,中外文数据库近百个。山东工商学院馆藏纸质图书也达14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多万种。

  对此,沙淑欣也表示,这不是简单的赞成或者反对的事,而应具体考虑针对哪些群体开放,开放的资源、模式以及如何管理等。“和城市图书馆、书店不同,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与浓厚的研究氛围,且有较为鲜明的专业特色。如何将资源合理配置,是摆在图书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与人员密集的单位合作建设流动图书馆,单位提供空间,我们提供图书,大家定期交换。”张廷广告诉记者,以这样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既能节省社会读者来办证、借书的费用和时间,也可以提高图书使用效率,实现文献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已经与一个部队单位合作建立流动图书馆,效果还不错。希望未来能够推广。”

来源:胶东在线 责任编辑:李瑶瑶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