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让本科生们学什么?哈佛传统的“自由教育”的基本元素是什么?他们的通识教育又经历着怎样的变化呢?
哈佛人都在学什么?
据说,在每个哈佛人的一生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时刻,他或她突然意识到哈佛的魅力。这样的时刻往往发生在拿到长达上千页的选课单,为自己选择在哈佛上的第一门课的时候。
2013年哈佛新的通识教育计划正式推行,重新划分了学生需要涉猎的八大知识范畴领域,艺术与诠释、文化与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中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共计400多门课程。
如果说,大学教育的价值在于为一个人的一生提供一个时间段,在此期间,他的求知欲最为旺盛,心智最为开放,并得以远离社会追求速成的压力,学习如何发问,去怀疑既定的前提,学会天马行空的思考,那么,当几乎全人类的知识一起摆在他的眼前,而他必须从中选出32门值得花费四年时间的课程时,除了对于这场知识的盛宴充满兴奋之外,恐怕还有巨大的困惑与不安。
通识教育:何谓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受教育”与技术训练不是一回事。尤其在西方“自由教育”的视野之内,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理解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而追求一种富有意义的人生。它要求一种历史性的视角,让人不至于陷溺于一时一地的现实考量。
就像哈佛校徽上刻着的“真理”二字一样,“自由教育”——在自由探究精神指导下的不预设目标、不与职业相挂钩的教育,是哈佛大学在近400年的历史中一直坚持的一个理想,尽管在越来越世俗化和功利化的今天,这种坚持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但它确实还有某种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比如慰藉和回答人的真正需要。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哈佛就把本科生的课程分成三个部分:主修课、选修课、通识课(此外还有写作课与课外活动)。
主修课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某一学科的深入理解,只有当一个人深入钻研了某一复杂学科之后,才能明白真正的智力探究与探索是什么意思。即使一个人学生时代选择的专业与他未来的事业之间毫无关联,他至少懂得精通一门专业是怎么回事。
选修课占四分之一,是为了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探索主修专业之外的知识,比如一个文科生偶尔也会仰望星空,追问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或者一个满脑子代码的计算机系学生可能也愿意欣赏一点贝多芬、莫扎特或印象派。
剩下四分之三则是通识课。所谓通识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程,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无论他们的专业或兴趣是什么。
哈佛通识课怎么变迁?
在哈佛,主修课可以任意选、任意换,连专业也可以换,唯有通识课属于校方指定必修的,非选不可。这是大学主动为一个年轻人的四年求学生涯开出的一张关键处方,代表了一所大学对于知识与教育最基本的哲学与态度:一个人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些什么?什么知识或方法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大学最希望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
30年前,哈佛“核心课程”的设计者亨利·罗索夫斯对于“何谓一个受过良好教养的人”有着明晰的界定:能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在某些知识领域具有较高的成就;对宇宙、社会及人类自身有深邃的理解;勤于思考伦理道德问题,具有明智的判断力和抉择力;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世界各种文化及时代有深刻的认识。
今天,哈佛认为,“核心课程”已经过时了——既然只有10%的哈佛学生会选择以学术为业,而60%会进入商业、律师、医学等职业领域,为什么还要花费那么多的精力试图把他们塑造成学者、教授呢?但对于未来的律师、医生、商人们,这个汇聚了世界上最多天才的大学,却无法为21世纪前25年的“良好教育”开出一份明确的清单。
对此,哈佛通识教育改革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英语系教授Louis Menand是这样分析的:“在知识专业化愈演愈烈的时代,绝大部分教授在自己的领域有足够的权威,他们能告诉你,如何才能成为英语教授、物理学家、经济学家等等,但对于一个普通的知识核心,或者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的知识,他们一样困惑,不可能在任何具体的内容上达成共识,这不是他们的惯常思维。”
行走至今,哈佛的通识教育又有了哪些新的特点,哈佛学生对此作何感受?5月21日,哈佛大学7名在读本科生首次组团来到中国,在武汉三牛中美中学做精彩分享,用亲身体验告诉你答案。
三牛中美中学,是华中地区第一所美式私立寄宿中学,学校开设初中7至9年级和高中10至12年级的完全中学学历教育,以培养具有中国背景的世界领袖为办学宗旨,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前提下,采用美式创造性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思考、创造、分享的精神,为他们进入美国乃至世界大学名校作准备,帮助他们未来在大学,乃至人生中取得成功。创校一年,三牛中美中学首届毕业生全部收到全美排名前70大学录取通知书,平均每位同学收获7个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
本周,七名哈佛在读本科生将来到三牛中美中学,与该校学生同吃同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并在本周日的交流会上与更多武汉市分享,畅谈哈佛申请录取和哈佛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