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阶段分析:基础教育为主导,职业教育潜力待释放
根据3月全国智能平板采购项目数据(共33项),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其中基础教育采购占比高达84.8%,为主要需求来源。
(一)基础教育:政策引导下的集中采购主力
项目数量:28项,占比84.8%
驱动因素:
—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政策持续推进,重点向中西部倾斜;
— 多媒体教学、AI平台集成、智能录播系统等多元化教学场景加速落地;
典型案例:
— 黑龙江大庆靓湖学校采购智慧黑板项目达1416万元;
— 安徽颍东区教育局实现高中教室智能化全覆盖;
采购特点:
— 中标金额差距大,主流集中在100万–500万元;
— 千万元以上项目多为县/区级集中打包采购;
— 设备形式以“交互式智能平板+黑板一体机”为主。
(二)职业教育:起步阶段,实训场景成增长点
项目数量:4项,占比12.1%
特征与趋势:
— 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工业控制等实训应用场景;
— 产品强调行业适配性,例如LED大屏、工业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组合;
瓶颈与机遇:
— 当前采购量小,但在“产教融合”“技能强国”战略背景下,市场前景广阔;
— 存在数字资源匹配度低、课程内容标准化不足等问题,需政策与市场协同推进。
(三)高等教育:需求零散,尚未形成规模
项目数量:1项,占比3.0%
应用特征:
—— 智能平板多用于共享空间、辅助教学,未形成系统性采购;
—— 海南大学以45万元采购学习共享空间及配套平板设备为代表。
二、省份分析:西部集中采购,东部技术融合
3月份智能平板采购覆盖18个省份,区域分布呈现“西部量多、东部技术深”的格局。
(一)西部省份:政策驱动型集中采购
四川:数量最多(6项),涵盖基础与职业教育;
新疆:两项均为高额项目,集中在义务教育设施改善与职教实训;
云南:多项县域级项目落地,智能化改造向基层教育延伸。
(二)东北、中部:基础教育设施升级为主
黑龙江:多地小学批量采购智慧黑板,大庆项目刷新区域最高记录;
安徽:构建“班班通”教学环境,落实省级智慧学校建设方案。
(三)东部沿海:重视融合应用与技术深度
广东、山东:项目集成AI、中央控制系统,探索“平板+大屏+实训”的复合场景;
技术方向:AI识别、物联网联动、课程数据可视化应用更为突出。
(四)欠发达地区:小规模试点,政策补贴仍关键
青海、内蒙古、海南等地项目金额普遍低于200万元,应用范围有限;
依赖中央转移支付和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持续推动。
三、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一)技术融合将持续深化
AI+教育:语音识别、学情分析、智能推荐等功能将在平板中广泛应用;
物联网联动:职教领域通过平板连接实训设备,构建“虚实结合”教学新生态;
前沿方向:AR/VR、沉浸式元宇宙教室进入探索阶段,东部高校可先行试点。
(二)区域策略应差异化推进
西部/东北:继续聚焦“薄弱环节提升”,扩大基础教育覆盖率;
东部沿海:引导职教和高教技术升级,探索“高精尖”教育装备与数字课程融合;
中部省份:作为承接梯队,应注重平板与本地教育平台协同发展。
(三)成本控制与可持续建设需并重
推广模块化设备设计(如黑板+平板一体),降低维修与替换成本;
鼓励校企联合开发开源教学平台,减少对第三方软件的依赖;
引入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优化设备使用率与效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