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整体表现与结构性特征
2025年2月,全国学校仪器仪表采购市场延续稳健增长态势,总成交金额达58.07亿元,采购项目共计439项,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与教育阶段分化。从教育阶段来看:
高等教育领域以176项采购(占比40.1%)领跑,主要集中于科研仪器升级与多学科实验室建设;
基础教育采购项目153项(占比34.9%),重点覆盖智慧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改造;
职业教育采购需求集中于智能制造实训设备,项目数占比21.2%;
幼儿教育采购占比3.8%,以基础教辅设备为主。
区域分布方面,西南地区成为市场增长核心引擎。云南省以262项采购(占全国总量59.7%)位居榜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设备升级需求集中释放;浙江省、江西省分别以57项、56项紧随其后,而广东、北京等东部地区则聚焦高精尖设备采购。
二、典型案例解析:采购模式与技术创新
1. 高等教育:云南某重点高校高精度综合实验设备采购
项目规模:中标金额约4500万元,覆盖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实验室升级;
技术亮点:采用“国产替代+高端引进”双线模式,整合国产智能控制系统与进口高精度分析仪器(如光电测量设备、智能实验平台);
战略意义:反映高校对科研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多学科联合实验室建设成为未来主流趋势。
2. 职业教育:江西某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
投入规模:项目金额3200万元,引入工业机器人、AI视觉检测系统及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创新路径:基于工业4.0标准,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产教融合基地,联合本地龙头企业定制化开发课程;
行业影响:标志职业教育向智能化、实战化转型,校企合作驱动高端实训设备采购需求。
3. 基础教育:广东某市中小学智慧校园改造项目
核心投入:1500万元用于智能黑板、AI监测平台及数字化实验设备部署;
功能升级:实现远程授课、AI行为数据分析与跨学科实验支持;
市场启示:智慧校园建设从单一设备采购转向系统性解决方案,智能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成为重点方向。
三、未来趋势展望
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引领设备升级
前沿科研仪器(如量子计算设备、超分辨显微系统)采购需求将持续增长,多学科交叉实验室建设加速,推动采购模式向“技术集成+国产替代”深化。
职业教育:智能实训重构产教生态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将催生大批校企联合实训基地项目,AI视觉识别、虚拟仿真技术应用比例提升,设备采购向定制化、模块化发展。
基础教育:智慧教育场景全面渗透
智能实验室、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普及率提高,教育数据中台与AI课堂分析系统成为采购新热点,项目规模向千万级集中。
区域格局:东西部差异化竞争加剧
西南地区依托政策扶持与基建投入,短期内仍将保持采购量高速增长;东部发达地区则聚焦高端仪器进口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市场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四、总结与建议
2025年2月学校仪器仪表采购市场呈现“西南爆发、高端突围、智能渗透”三大特征。高等教育科研设备高端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智能化、基础教育智慧校园系统化构成核心增长极。建议厂商:
针对西南地区需求,开发高性价比的区域定制化产品;
强化与高校、职业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国产设备技术迭代;
布局教育数据中台与AI教学工具,抢占智慧教育赛道先机。
未来,随着教育新基建政策落地与技术进步,学校仪器仪表市场将加速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演进,为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