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敲响,贵阳市的中小学校园里迎来了一股新的风潮——体育成为了学生们日常学习的“标配”。在2025年春季学期的首日,贵阳市的各中小学便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新学期注入了满满的活力。
为了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推动学业与体育的均衡发展,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从本学期起,正式推行了“1+N”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学生每天都能享受到一节体育课。
“1”即严格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执行,保证基础体育课程的充足与完备。而“N”则代表着各学校根据自身特色,灵活统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甚至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多样化的特色体育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集体体能课、体育游戏课、体育活动课,以及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体育课,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强健体魄。
值得一提的是,贵阳市各学校严格遵守规定,严禁削减体育课时,更不允许其他学科或活动挤占体育课时间。面对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因素,学校也会充分利用室内场馆,确保学生们的体育活动不受影响。
为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顺利推行,贵阳市各区(市、县)教育局积极指导学校,合理开发并利用校园空间资源,打造出了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微操场”。同时,通过走班选课、优化体育课编排等方式,高效利用现有场地设施,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场地利用率。
在师资配备方面,贵阳市同样不遗余力。通过统筹区域内的体育教师资源,实施“走教”“轮岗”“转岗”等措施,并积极引进优秀退休体育教师、设立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等方式,确保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配备满足教学需求。此外,还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了他们对不同类型体育活动的组织教学能力。
更令人振奋的是,贵阳市还鼓励与高校建立紧密的沟通协作机制,定期安排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到中小学校进行实习支教、助教和助训工作,为校园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每天一节的体育课之外,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和南明区教育局还相继宣布,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将中小学的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并在每天上下午各开展一次大课间活动。这一系列举措确保了中小学生每天的综合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2小时,为全面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省教育厅的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并表示将持续关注贵阳市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适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以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