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虚实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木易搭“3D创客实训中心”解决方案,助力学校搭建创新型人才“练兵场”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5-02-17 19:31 围观1466次

  DeepSeek、《哪吒2开年爆火创新型人才备受瞩目,我国创客教育发展成效显著

  2025年开年,DeepSeek和《哪吒2》爆火,充分展示了技术突破和创意表达的力量,创新型人才对于推动社会经济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创客教育能够让学生开展各类创客实训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近十年来,国家从政策、资源投入、课程改革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支持创客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十三五”期间,政府设立创客教育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研发和创客空间建设,推动创客教育在各阶段的推广和普及。同时,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如江苏省要求中小学建设创客空间,山东省将编程纳入信息技术教材,广州市全面推广人工智能课程等。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创客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虚实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木易搭“3D创客实训中心”解决方案,助力学校搭建创新型人才“练兵场”

(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支持“创客教育”发展)

  另一面,我国当前各学校的创客教育发展仍然在课程整合、实训师资、空间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如,在实训师资方面,面临专业实训教师缺乏,不能有效开展创客教学等。而在创客教育实训空间建设方面,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特色来建设学校自己的创客空间,是摆在各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虚拟仿真等数字化技术帮助学校打造“3D创客实训中心”,开展规模化教学,推动创客教育发展

  随着虚拟仿真、大数据、VR/AR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对于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升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学校创客实训空间搭建方面,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帮助学校搭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通过虚拟+现实相融合的方式,帮助学校打破现实环境限制,拓展教学场景;节约实验耗材,减少设备维护;开展规模化教学,降低教学成本,提升教学效果等,一举多得。

  基于当前各学校对于开展创客教学,建立创客教育实训空间存在的核心难题,全栈式3D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木易搭推出了“3D创客实训中心”建设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重点,将3D数字化技术与STEAM理念、创客精神相融合,以AI+3D创作采集工具(3D智慧扫描仪)、AI+3D创作平台(Ruler 3D)、3D大数据资源平台(51建模网)、云端虚拟展示平台等3D数字化教育工具为基础,依托云端数字素材库的海量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自由创作与展示的平台。

虚实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木易搭“3D创客实训中心”解决方案,助力学校搭建创新型人才“练兵场”

(积木易搭教育3D数字化全生态:1个中心+4大平台教育)

  实际布局方面,积木易搭“3D创客实训中心”搭建解决方案包括教室硬件布局、3D采集/3D打印系统、3D创客应用软件、创客3D素材库、创客3D实训课程与逆向建模设计课程,五个维度帮助学校解决创客实训空间搭建以及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积木易搭的“3D创客实训中心”建设解决方案通过3D数字化技术+教育的深度结合,一方面,学校为学生打造可自由发挥创意与才华的实训空间,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构想性、可沉浸、强交互”的独特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创造,激发学生的扩散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虚实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木易搭“3D创客实训中心”解决方案,助力学校搭建创新型人才“练兵场”

(3D创客实训课堂:学生可进行实物扫描,二次创作)

  积木易搭“3D创客实训中心”搭建解决方案的两大核心功能价值点在于助力学校落地3D创客实训应用平台和3D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

  1.3D创客实训应用平台,学生可进行作品创作与输出,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3D创客实训应用平台功能板块,积木易搭的解决方案依托云端海量3D教育资源素材库,结合3D数字化创编工具(3D模型编辑软件Ruler3D),让学生可以对各类3D素材进行编辑、创作、展示,再利用3D扫描仪、3D打印机等,进行创作作品的制作与输出,形成学生个人的个性化3D数字创意作品集以及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虚实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木易搭“3D创客实训中心”解决方案,助力学校搭建创新型人才“练兵场”

(积木易搭3D数字化创编工具:3D模型编辑软件Ruler3D)

  同时,师生之间可以项目协作的方式分组进行协同设计创作,老师也可以在平台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优秀的创新设计作品进行分享或分发到学生实训设备。

  2.51建模网,助力学校打造集教学、创作、设计创新为一体的专属3D大数据资源平台

  在帮助学校搭建3D大数据资源平台的过程中,积木易搭引入旗下3D 模型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51建模网来助力学校打造集教学、创作、设计创新为一体的专属3D大数据资源平台。

  51建模网是全国最大的3D大数据综合性资源平台,同时也是国内领先的3D互动展示平台。

  平台集创作、设计创新为一体,拥有全国最大的3D数字化单体模型库,能够覆盖各行业虚拟数字化应用。除了拥有模型资源丰富的模型库外,平台还能够基于自研Web 3D模型编辑展示引擎,提供模型在线编辑后台、API一键部署、内容分发交易等功能,能够为各大学校提供包括3D数据资产存储管理、在线AI+3D设计教学、3D数据互动展示应用、3D建模课程学院等需求。

虚实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木易搭“3D创客实训中心”解决方案,助力学校搭建创新型人才“练兵场”

(51建模网的模型库,模型素材品类丰富,覆盖全行业)

虚实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木易搭“3D创客实训中心”解决方案,助力学校搭建创新型人才“练兵场”

(51建模网3D模型在线编辑功能示例)

  对于学校而言,能够将3D大数据资源平台与各种开源软件、创客课程资源体系相结合,能够让师生开展各种创造性教学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

  当前,积木易搭3D创客实训中心建设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各大学校的元宇宙、计算机、数字化产品设计等专业,帮助各大学校打造个性化的元宇宙实训空间、产业数字化实训人才基地和孵化中心、AI+3D数字化创作实训中心等。未来,积木易搭将不断沉淀自身在3D数字化、虚拟仿真领域的技术经验,结合各学校专业实训课程开展需求,将数字化技术与学校教育创创新发展深入融合,为更多专业量身定制虚拟仿真实训解决方案,助力各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来源:搜狐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南昌大学“四点联动”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部09-26
    南昌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加快构建机制保障、需求引领、课程支撑、校企共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增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
  • 福建省持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教育部08-20
    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锚定“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通过坚持立德树人、优化学科布局、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
  • 西南科技大学实施“五大工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四川省教育厅08-07
    (1)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按照“课程—团队—专业”建设模式,推动思政课从“单课堂设计”到“全专业构建”转变,形成“院院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良好局面。构建“健...
  • 大连理工大学着力加强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部04-01
    大连理工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国家战略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为着力点,突出思政引领、专业驱动、数字赋能、协同育人,...
  • 熊盛武:新一代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熊盛武:新一代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鲲鹏开发者创享日05-31
    近日,在鲲鹏开发者创享日武汉站活动上,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熊盛武发表了《新一代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表示...
  • 北师大四附中数字化时代的创造力培训实验室
    教育装备采购网03-10
    北师大四附中创新人才梦工厂数字化时代的创造力培训实验室《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
  • 任友群:应开辟高校信息化队伍发展通道
    中国教育网络07-0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这对中国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的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领域的协同发力,而信息化无疑是将这些领...
  • 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西安交大开幕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04-26
    4月25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教育网络》杂志联合承办的“2016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隆重开幕。正值西安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此次论坛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