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佛山中小学580*60 校体购1

华为亮相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4-10-11 12:58 围观0次

  7月17日~18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以“推进人智协同,共促数字职教”为主题的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在河南新乡盛大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位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等齐聚一堂,围绕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行业总经理郭金亮在大会主论坛就“构筑数智人才底座,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了主题分享。

华为亮相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7月18日,在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华为举办了主题为“数智人才引领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专题论坛,来自华为以及赣南科技学院、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的业界专家深入分享并探讨了人工智能新技术浪潮背景下,职业教育数智化发展的经验与趋势,引发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在此次专题论坛上,《华为院校智算与大模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产教融合深化

  呼唤培养高质量数智人才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新技术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也正在对教育产生颠覆性影响;教育数智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引擎。在这一浪潮下,职业教育正在积极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职业教育人才,以应对数智化时代人才培养的挑战。

华为亮相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 韩锡斌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韩锡斌在致辞中表示:“华为是全球数字经济界的领军企业,也是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主力军。华为不仅关注自身发展、产业发展,还非常支持人才培养,并把产业资源转移到教育领域。从ICT学院建设,到实训实验室建设,再到课程教材的建设,我们正在与华为在技术认证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并已经形成一个生态链。”

华为亮相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行业总经理 郭金亮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行业总经理郭金亮在致辞中表示:“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大势,华为围绕信息技术创新,深耕根技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构建教育业务智能平台的数字底座,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水与电’,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深度融合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发力教育领域的全面变革,包括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学方式的创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以及评估方法的多样化。”

  过去,华为通过与职业院校携手并进,深度践行“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并依托华为人才认证标准体系及华为ICT学院,积极支持现代产业学院、根技术基地、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等,助力职业院校打造从“教学”到“实训”再到“实战”的职业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人才、产业、创新”四链融合,进而通过人才培养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截至目前,华为已服务全国2000多所高校,提供安全可信的“ICT基础设施”,时刻保障着教育教学信息系统安全、高效、稳定地运行。同时,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设2600多所ICT学院,在中国的合作院校超过500所,每年为产业链输出近5万名应用型人才,每年围绕合作院校开展ICT人才联盟双选会,每年组织全球十几万学生参加“华为ICT大赛”,不遗余力推动数智人才培养。

  数智化人才需求激增

  AI智算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持续推进,AI大模型正在加速进入行业生产场景,企业智算加持成为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变量;而智算的本质就是将算力转成智力,再将智力转化为生产力。由此,智算产业全栈人才需求正在全面爆发。来自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国数智人才缺口将超过2000万,其中,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异常匮乏。

华为亮相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华为培训与认证营销工程部部长 周进军

  华为培训与认证营销工程部部长周进军在《智算人才发展趋势》的主题分享中表示:“智算是以智能计算为基础的大模型产业,它以多模态数据为对象,以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计算系统为支撑,面向泛在应用场景部署。智算大模型衍生出智算产业全栈人才需求的爆发,催生大量新就业岗位。如今,从产业到院校专业建设,正在聚焦ICT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业务人才和AI新型人才三类人才培养。”

华为亮相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华为院校智算与大模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为了助力智算人才培养,在此次专题峰会上,华为院校智算与大模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也正式发布。

华为亮相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华为企业培训与认证部全球院校业务总监 党张波

  华为企业培训与认证部全球院校业务总监党张波在《AI智算大模型助力数智化人才培养》的主题分享中表示:“华为院校智算与大模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以华为智算全栈技术和Talent实训平台为底座,围绕AI大模型打造高水平智算专业,提供高质量场景化育人能力,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新一代智算人才。”

  其中,大模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聚焦智算时代行业前沿,对准热门岗位,解析关键技能,以实训塑造生产力,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实战型人才;昇腾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围绕昇腾全栈技术构建院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从基础能力、开发能力到应用能力的进阶式培养模式;鲲鹏人才培养解决方案聚焦鲲鹏生态,融合欧拉、高斯等,匹配企业最新岗位能力模型,助力院校云计算、大数据及软件开发自主创新人才培养;鲲鹏&昇腾产教育人基地解决方案依托华为强大的鲲鹏&昇腾软硬件全栈技术,通过与高校联合打造育人基地协同培养智算时代关键技术人才;针对智算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华为在智算人才标准、培养、评价、竞赛、使用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探索数智人才培养新模式

  引领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

  如今,伴随着自主创新产业的迅猛发展,院校人才培养正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如课程体系不健全、产教融合深入不够、校企联动性不足、职业培训市场不完善、科研和工程实验条件匮乏等。面对这些问题,众多职业院校正在通过与华为合作,共同探索数智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高素质应用型数智人才培养,引领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

华为亮相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赣南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 何锦龙

  赣南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何锦龙在《“传承、奋斗、振兴”培养“两层半”高素质应用型数智人才》的主题分享中表示:“为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2023年7月,赣州市人民政府、赣南科技学院与华为公司在深圳签署三方全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及‘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合作。在此过程中,赣南科技学院全面携手华为,通过高位推动、创新突破、攻坚克难,打造产业学院与实训基地共享共育共促新模式;通过产教融合、师资融通、课程融汇,建设具有自主创新特色的现代产业学院;并通过立足地方、多向服务、多元对接,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

华为亮相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 郭霏霏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郭霏霏在《基于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数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分享中表示:“作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晋江聚焦区域产业数智化升级已经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中高本贯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可推广的职业教育版‘晋江经验’。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在建设过程中,基于鸿蒙、昇腾、鲲鹏3大智慧基座,并携手华为等共建‘联合创新产业学院’,通过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服务产业数智化升级、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推进职教出海,助力城市发展,实现产教城人融合。”

  在本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的展览展示区域,华为集中展现了在职业教育、智慧教室与校园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和实践,并着重展示了鲲鹏实训方案、昇腾实训方案、鸿蒙实训方案等,为职业院校数智化转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等提供了全方位产品和解决方案,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

华为亮相第十届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企业有应用场景和技术实践,高校有基础理论和教学资源,构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产教融合。为此,华为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深度融合,以覆盖算、存、网、云、安、智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为支撑,一手抓技术,一手抓人才,为教育注入“华为智慧”,并进一步与高职校、教育机构积极合作持续投入,共建标准体系,共谋专业发展,共研三教改革,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政校行企生态,围绕高质量数智人才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用实际行动支持“建成教育强国”。

来源:搜狐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