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山东青岛市:创新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 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4-09-09 15:46 围观120次

  山东省青岛市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入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创新培养路径,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全力做好“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这篇大文章,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名师名校长队伍,以教师之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工作机制,凝聚发展合力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聚合力。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列入名师名校长专题学习培训的首要内容,把立德铸魂、带头弘扬实践教育家精神作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全面提升名师名校长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提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坚持统筹规划谋发展。出台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梯队发展意见、明确各级培养培训任务。陆续出台“三名工程”实施计划、“三名工程”人才管理、青岛名师名校长届期考核等多个配套文件,对名师名校长培养五个梯队、七个机制和五大保障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引领全市相关部门和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协同发力推进落实。三是建强培养基地促交流。以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为主体,在青岛市教科院等单位建立3个基地,在特色学校设立项目点,形成1+3+N的培训资源新格局。建立名师培养工程导师团队,实行市级统筹、动态管理、全程考评。同时,加强校地融合发展,与省内、省外知名高校合作,不断加大培训力度。

  强化选育机制,优化发展生态

  一是创新培养体制,筑牢发展基石。创新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每3年遴选培养名师名校长近400名。实行工作室研修,引导工作室主持人做好“领头雁”,将工作室打造成名师名校长“孵化器”。发挥市本级资源优势,对所有“强镇筑基”学校、高位发展新建学校开展校长专题培训,对全市所有初中校长、高中校长进行全员培训,筑牢发展基石。二是强化考核管理,保障培养质量。在培养管理期内,名师名校长单位党组织负责日常跟踪考核和年度考核;市教育局负责届终考核评定,重点考察师德表现、教学实绩和作用发挥等,届终考核不合格的撤销称号,连续两届考核优秀的,认定为终身名师名校长。三是健全发展机制,拓展成长空间。坚持以规划促发展、竞赛促发展、榜样促发展等七大发展机制,要求各区市、各学校制定教师发展规划,要求教师全员参与荣誉评比、教学竞赛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加强典型选树宣传,加大优秀骨干教师培训,推动教师自主发展。

  创新培训机制,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创新团队研修。每期组建100余个名师名校长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组建40余个省特级教师工作坊群坊,带动区域内教师校长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支持齐鲁名师名校长、省特级教师争创山东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助推名师名校长再发展、再成长。二是突出名家培育。实施青岛市教育名家培育计划,组建36个教育名家工作室,采用“一级带一级”研修模式,形成名师发展梯队。对教学名师、模范教师等“种子教师”,在教育科研、教学成果、事迹宣传等方面压担子、补短板、搭平台,通过“创新供给”,推动“种子教师”走出舒适区,突破发展瓶颈,助力其加速成为教育名家。三是发挥典型引领。开展名师导学、在线辅导,举办名师课堂,打造精品培训课程,每年推出视频1000个,在多平台播出共享,为师生提供学习指导的同时,锻造名师名校长教学技能,提升名师名校长课程领导力,通过“关键少数”以点带面,激活更多干部教师主动发展“内驱力”。

  四、完善支持机制,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经费保障发展。在经费支持上优先保障,市本级每年在名师名校长培养经费上投入约800万元左右。在教师精准培训上积极创新,改进校本培训,切实提升全员培训质效,满足教师梯队发展需要。二是数字赋能发展。实施校长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两年内培养100名首席信息官、300名专家型校长和500名信息化教学名师。建立教师梯队发展系统平台,基于平台数据开展培训管理、评优评先、数据分析,及时优化教师发展路径和保障措施,为名师名校长梯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专业保障发展。坚持“使用中培养、培养中使用”,支持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等各类研修,并在课题立项、成果培育、职称评审等方面重点支持,进一步提升名师名校长在教育教学和办学治校方面的改革创新能力。

  五、探索融合机制,打造坚实队伍

  一是强化思政课融合。出台关于推进青岛市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凸显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地位。建立学校书记和校长必讲思政课、重大纪念节庆活动必开思政课、听评课必听评思政课、学业质量测评必测思政课“四个必须”制度,提高学校、教师、家长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强化教师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融合。出台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完善兼职思政课教师管理措施,逐步增加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强化培养培训,打通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通道,截至目前,全市形成了一支由1.65万名专、兼职思政课教师组成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培养市思政名师105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8人、“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4人。三是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全域推进机制,建设10个“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依托在青高校成立“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指导中心”、“青岛市教育系统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宣讲指导中心”,形成“资源共享、学科共建、人才共育,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支持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示范授课、教学比赛、经验交流、社会实践等活动,主动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满足思政课教师自我提升需要。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青岛做好“四篇文章”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中国政府采购报09-26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财政局持续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出台一揽子助企纾困措施,充分调动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积极性,有效缓解经营压力和实际困难,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 青岛:用数字化手段压缩制度性交易成本
    中国政府采购报08-27
    近日,青岛市地铁8号线支线工程机电施工项目完成了招标,仅用时0.5天。“这个项目涉及机电、土建、装修等8个领域,比较复杂。以往像这种跨行业、跨专业的项目,需要多次招标,耗时久不说,工作量...
  • 山东青岛:构建数字教育体系 支撑教育减负增效
    山东省教育厅08-08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坚持数字“助教、助学、助管、助评”,全方位打造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生态,通过数字化体系的构建和赋能,有效支撑基层学校和广大师生减负增效,系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作业管...
  • 青岛为政府采购法治化规范化蓄势赋能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6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财政局在抓培训、强技能、提素质等方面下功夫,以开展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实操业务培训为切入点,推进实施政府采购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与长效化。截至目前,全市已开...
  • 山东青岛:“三强化三确保”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山东省教育厅07-03
    体质健康是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基础。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的实施,通过“三强化三确保”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
  • 山东青岛深化改革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教育部07-01
    山东省青岛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的部署要求,按照“转型升级,全面创优”的工作理念,持续扩增优质高中资源,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优化...
  • 山东青岛市:深化产教融合 激活产业活力 构建市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新模式
    山东省教育厅04-11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以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市级统筹,坚持内涵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城市同频共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 青岛推动政采代理机构专业化发展
    中国政府采购报04-02
    3月22日,山东省青岛市财政局顺利举办了代理机构业务培训班。这是该局立足监管实践及行业发展需要,分批次开展2024年度代理机构业务培训的首次培训班。接下来的目标是实现培训的常态化与长效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