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倡议,深化“钢铁精神”阐释,坚持“钢铁报国”精神传承,进一步探索“钢铁精神”提高课程思政效力的新内容、新路径、新方法,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2024年8月24日至25日,辽宁科技学院举办2024年教师培训会暨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研讨班。
8月24日上午,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前厅举行。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于成文,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副部长、辽宁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副处长刘海军,辽宁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郭良栋,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高龑,辽宁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赵毅、校长李卫民、校党委副书记宋明凯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李卫民主持。
开班仪式上,赵毅与于成文共同向东北抗联英烈雕塑敬献花篮并整理花篮绶带。
辽宁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赵毅与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于成文敬献花篮
辽宁科技学院校长李卫民主持开班仪式
宋明凯作为领誓人带领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刘海军在致辞中指出,辽宁科技学院是一所因钢而生、因钢而兴的行业院校,也是一所随着辽宁发展改革步伐不断成长壮大的省属高校。学校始终扎根辽宁,发扬“坚韧不拔、百炼成钢”辽科精神,着力培养具有“钢铁品质”的、职业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冶金工业发展、钢铁行业建设输送了大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他强调,此次主题活动就是对我校思政工作的再检阅、再鼓劲、再提升。未来应进一步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坚守钢铁报国精神传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副处长刘海军致辞
赵毅在致辞中指出,一直以来,辽宁科技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强国建设、淬炼钢铁意志”的理念,及时回应钢铁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坚持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职责使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今年5月,学校启动了“钢师炼成计划”,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全体教师将专业课程同文化浸润有机结合,充分彰显学校“东北抗联精神”+“钢铁精神”双育人模式,全面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积极构建鲜活生动的,具有辽科特色钢铁品质的课程体系,为培养“钢小伙”和“铁姑娘”注入了强大的实践动力。她强调,希望本次活动能够进一步做好东北抗联精神、钢铁精神理论内核、时代价值和实践特征的研究阐释,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培养更多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辽宁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赵毅致辞
开班仪式结束后,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分组有序参观了抗联馆。在参观中感受东北抗联英烈们的精神召唤并将其作为我们宝贵的财富,将抗联精神和钢铁精神融入我们的教育事业,激励我们为培养新时代的栋梁之才而努力奋斗。
8月24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于成文教授、辽宁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洪泽教授、辽宁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贾楠副教授分别作了精彩报告。大家仔细听、认真记、深入思、用心悟,为思政融入教育教学进一步找准了方位,厘清了思路。
8月25日上午,全体学员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围绕“钢铁精神”和“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的路径、重难点、教学元素挖掘与整理、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等方面展开充分而热烈的讨论。
在25日上午举行的结业仪式上,汪子入、丛静、宁晓霞、赵宏四位老师分别代表各讨论组发言,表示将以此次主题活动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抗联精神”和“钢铁精神”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内涵,深入贯彻落实“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会议精神,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中不断提高意识、加强创新、锐意进取,将“熔铸红色基因,甘为钢铁人梯”的思政精神贯穿于一线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砥砺前行。
宋明凯参加结业仪式并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培训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预期效果,培训主题思路明确,参与学员受到了思想教育,碰撞出思想火花,为学校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解放思想、凝聚了共识、打开了思路。他强调,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此次培训的深刻意义。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学校面临的发展形势,增强危机意识。每位教师都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当好大先生。
“熔铸红色基因 甘为钢铁人梯”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主题研讨班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倡议的应有之举。下一步,辽宁科技学院将同钢铁行业兄弟院校一道,立足冶金行业特色的新形势,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内在规律,以钢铁精神锤炼教师卓越技艺、锻造钢铁本领,努力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将历久弥坚的精神特质和优良传统作为力量源泉,不断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者:杨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