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前瞻设计+基层创新+协同行动”的工作思路,高质量实施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大力培养“未来科学家”“未来工程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注重前瞻设计,擘画工程教育全局图景。一是出台《无锡市关于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指导意见》。确立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的建设目标,以培育“未来卓越工程师”核心素养为引领,明晰各学段工程教育目标定位和实施重点,健全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工程教育学习环境、提升专任教师能力素质、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全省率先构建各学段衔接有序、一体推进的工程教育新格局。二是研制《无锡市深化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的实施方案(2024─2026年)》。把握工程教育关键环节与核心要素,将《指导意见》所提细则分解并明确责任单位,提出“研发工程教育课程指导纲要”“研制专用学习空间建设标准”“完善工程教育专家智库”等五大行动15条举措,明确通过3年努力,打造示范基地40个、“双高”实验室50间、优质课程60门、重点学校70所,形成特色工程教育新生态。三是组建无锡市中小学工程教育工作专班。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统筹协调全市工程教育。成立市科学(工程)教育发展中心,统整教育科学研究、教育信息化、青少年宫等资源。开展工程教育现场推进会、“十百千”工程教育师资专项培育,将各市(县)区及学校工程教育情况纳入督导评估重点,以制度夯实工程教育之基。
推动基层创新,激发工程教育实践活力。一是建设工程教育研究网络体系。实施市中小学工程教育重点学校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工程教育专项课题,鼓励各校以项目课题研究引领实践创新。组织教师进入高科技企业见习、进入高校实验室参与工程实验,经历完整的工程项目研究。目前,围绕工程教育共立项省级内涵建设项目21项、省级课题18项、市级课题30项,近两年专项科研经费累计超1000万元,打造工程教育提质升级的关键引擎。《加强中小学工程教育有效路径的研究》《系统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无锡实践》获得省部级立项。二是自主开发工程教育校本课程。与知名高校合作成立市中小学工程教育专家委员会,分学段分领域设计工程教育课程群。面向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领域,依托江苏省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所,培育导向型课程和龙头性课程,已研发工程教育10大课程群和142门课程,形成小学“基础必修”、初中“兴趣选修”、高中“发展专修”的全学段贯通式工程教育课程图谱。三是创设高质量高水平工程教育场馆。以《无锡市中小学工程教育专用学习环境建设标准》为蓝本,建设机器人工作室、杠杆试验场、能量转换园、“口袋”工程实验室、空间工程教育实验中心等百余个科创基地,形成联通课内和课外、学校和社会、虚拟和现实的工程教育学习场景。
强化协同行动,拓宽工程教育实施渠道。一是探索贯通式人才培养机制。首倡推动成立“全国中小学工程教育联盟”,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实施科技特长生制度,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协同育人机制。坚持多校组队,成立无锡市环境工程教育联盟、江阴高中工程教育发展联盟等,以项目试点推动各学段工程教育一体化,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无缝衔接。二是构建“双高”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高中阶段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与8所高校签约,共建“复旦大学物理医学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实验室”等,并组建高中工程教育高端智库。无锡市江南中学与东南大学签订“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与培养研究”协议,共研国家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实现工程教育与高校育人“双赢”局面。发挥普通高中国家级“双新”示范区引领作用,设立工程教育高中实验班,强化工程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举办四届“华科·锡中”工程班。三是开设工程教育“社会大课堂”。盘活社会资源,拓展实践项目,江苏省天一中学与同济大学、康明斯公司等共建创新实验室,现已建有3个博导工作站、30个项目实践共同体、42个课题研究共同体。南菁高级中学组织学生赴上海江南造船厂、临港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等开展工程教育研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开展科技研学体验营活动,促进学生工程素养和科创能力提升。市教育局设立30个工程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提供多个工程实践体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工程教育“社会大课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