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交通大学牵头、刘峰教授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创业服务技术集成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综合绩效评价评审会在北京交通大学顺利召开。学校副校长关忠良出席会议并致辞。
关忠良代表学校致辞,感谢高技术中心和专家组对北京交通大学在承担国家战略项目的支持,本项目的顺利完成对推动学校与社会共同探索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组合作单位共同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齐心协力完成国家高水平科研任务,在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贡献。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蔡小培表示,本项目已完成全部研发工作,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参与到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
项目负责人刘峰从项目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经费使用情况、项目软硬件成果演示、示范应用远程交互展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从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报告、指标完成情况、课题绩效评价材料、论文专利、科技报告、用户验证报告及经费使用等方面,审阅相关资料并进行质询。专家讨论后一致认为,项目研究了创新创业服务生态模型共性理论,创建了多领域语料和知识图谱的数据集,研发了多种工具;构建了以数据和工具驱动的创新创业数字孪生体,形成了创新创业实体和数字孪生体的迭代;搭建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并进行了应用示范。项目完成了既定目标,评审顺利通过。
本次会议由国家基金委高技术中心主持,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家基金委高技术中心现代服务业处的有关同志,技术专家组和财务专家组的成员,蔡小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浥东,项目各课题负责人江苏大学教授唐恒、北京交通大学研究员张春、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北京大有中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长江、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涛,项目财务负责人及研究骨干、全国示范单位代表共6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创业服务技术集成研发与应用示范”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联合江苏大学、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大有中城科技有限公司、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青岛海大新星软件咨询有限公司、河北雄安熙颐易达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知名研究机构和行业代表性企业共同承担。执行期为2019年至2023年。
该项目针对现有创新创业服务系统存在的各自独立、被动供给,服务领域单一、精准程度低、人力成本高,以及尚未形成完善协同的创新创业服务集群体系等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解决了双创智能化服务生态系统动态优化机理,及大规模多服务领域知识高效获取、融合和应用等关键问题;突破了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服务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服务供需数字孪生匹配等核心技术,构建了开放创新一体化服务平台,为专利、政策、投融资、法律、双创人才培养等领域提供精准、跨领域的AI赋能服务,项目组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全国推广应用困难,在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建立了联合开发基地与系统运营环境,并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雄安、合肥、济南、青岛等14个国家高新区,以及典型咨询服务机构,开展示范应用并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