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西藏民族大学召开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百日冲刺”行动促进会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4-06-18 14:01 围观1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党委、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安排部署,将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全力推动西藏民族大学2024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6月12日下午,西藏民族大学召开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百日冲刺”行动促进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旺次仁,党委常委、副校长卞利强出席会议并讲话,招生就业工作处负责人,各学院党委负责同志、就业联系人参会。

  会上,罗旺次仁对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百日冲刺”行动进行安排部署。他指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就业,从保民生的角度看就业,从促发展的要求看就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高度重视、精准谋划、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毕业生就业质量来检视学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当前阶段,学校就业工作已进入攻坚期、冲刺期、关键期,全校上下要切实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定信心,聚焦重点,加力加快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西藏民族大学召开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百日冲刺”行动促进会

  罗旺次仁对下一步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要勇于担当作为,坚决落实“一把手”工程。各单位、各学院要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把就业摆在优先位置,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发挥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挥和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党政一体,构建协同联动、全员抓就业、全员促就业的良好氛围。结合各学院自定目标任务,实施就业工作周进度报告、周工作研究、周效果督查机制,严格落实“一个班级一周落实一人就业”的“三个一”工作方案,确保既定措施落实到位,问题困难化解及时,工作推进有序有力。二要抓好观念转变,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各单位、各学院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通过形势政策讲座、党团组织活动、带生访企等形式,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针对历年来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聘用岗位情况、录取情况做理性分析、科学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家、自治区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典型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多元化就业氛围。三是细化工作举措,用心开展“一对一”帮扶。要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求职补贴、就业补贴等优惠政策,提供不少于3个岗位进行优先匹配。要细致全面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求职状况,实行“一生一策”台账管理,做好精准有效帮扶,动态跟踪求职进展,千方百计为他们寻找就业岗位,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达成就业愿望。四是开展访企拓岗,提高岗位对接实效。要进一步扩展访企拓岗方式,结合近期学校工作安排,采取电话联络、线上宣讲、邀请来校、持续跟踪等多种方式,足质足量开拓专业相关性强、人岗匹配度高的就业岗位。要保持线上线下校园招聘热度,按生、按岗建立信息库,持续跟踪调查招聘达成度,提升岗位利用率。五是树立底线意识,确保就业局势全面稳定。立足于当前严峻的毕业生就业稳定安全形势,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要严格审核招聘信息,防范就业陷阱,持续巩固稳中向好的毕业生就业局势。六是强化目标导向,抓好跟踪问效。严格执行“四不准”“三不得”规定,健全就业监测工作管理体系,严格审核学生就业信息佐证材料,定期开展就业数据自查自纠。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作为年度考核、招生设置、学科专业优化的重要依据。对思想重视不够、政策落实不力、工作举措不实、工作效果不佳的单位,学校党委要进行通报,进行问责。

  卞利强强调,各学院严格落实本次会议要求,全方位思考就业工作,结合各学院实际在就业工作中抓落实、出实招。发动广大班主任、辅导员工作队伍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就业再动员,将“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机制走深走实。同时,结合2024届毕业生离校返藏求职实际,学校成立以分管校领导牵头,招生就业工作处、各学院为主要成员单位的就业工作专班,进藏着手开展区内各地市单位“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有效推进供需精准对接,切实提升就业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有效推动西藏民族大学毕业生早日顺利就业。(编辑:陈庆芝)

来源:西藏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