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深入落实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有序扩增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持续扩大招生规模,不断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批”
统筹考虑生源分布、交通便利、城市发展等因素,依据县市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普通高中学校规划布点,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高中校舍建设标准,优选规划设计单位,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宜的优质普通高中,不断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2024-2025年规划新改扩建普通高中9所,其中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任城区王府中学、兖州区一中青莲校区、泗水紫光学校南校区、汶上县第四高级中学4所学校,新增普通高中学位7500个,可增加新高一招生计划3320个。2025年新建汶上一中新校区、嘉祥嘉北高中,改扩建任城济州高中、汶上第三高级中学、济宁市育才中学5所高中学校,可新增普通高中学位11000余个。
挖潜闲置资源“扩容一批”
深入挖掘普通高中学校现有校舍资源潜力,整合闲置教室、使用效率较低的备考室等资源,配齐备足课桌椅、智慧黑板、空调等教学设备,加大紧缺学科教师招聘,优化招生计划安排,有序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梯次补位办学,将有空余学位的义务段学校腾退校舍用于高中教学。汶上县利用拟撤并的第六实验中学校舍改造举办高中;嘉祥县利用中职富余校舍进行周转;金乡县将在校生较少的寄宿制初中学校进行整合,腾退出校舍举办高中。通过积极挖潜富余校舍资源,2024年可增加学位10000余个,做到了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
创新办学机制“帮扶一批”
深化强校扩优行动,从健全工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条件保障等多方面综合发力,通过集团化办学、“组团式”帮扶、高校托管帮扶县中等方式,推进区域高中整体办学质量提升,促进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共享,初步形成了市直高中与县域高中、优质高中与薄弱高中协调发展的格局。济宁市第一中学和济宁市济州高级中学采取集团化办学方式,促进了主城区南北高中教育均衡发展;济宁市第一中学、济宁育才中学等优质高中分别与金乡县第二中学、梁山县第一中学等县中,通过人员互派、联合教研、共享资源等方式进行结对帮扶,建立健全协同发展机制。目前,济宁市域范围内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结对共建、组团帮扶学校达到100%,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持续扩大。
坚持多样发展“提升一批”
制定《济宁市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实施方案》《济宁市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方案》等文件,积极探索贯通招生、培养、评价、管理等环节的体制机制,从顶层设计上引领高中学校特色多样发展,破解普通高中“同质化”发展难题。实施强科培优行动,以特色学科培育为主抓手,推动我市高中立足人才培养需要和自身办学实际转变育人方式,提升高中学校办学内涵。2023年培育市级特色高中10所,市级高中学科基地31所,其中3所学校获评为省级首批特色高中,8所被评为省级学科基地。探索开设职普融通试点班,在职业学校开设普通高中课程,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适应学生特长优势和发展需要,提供分层分类、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高一学年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学生可保留高中学籍,转入普通高中就读,其余学生转为职业学校学籍,选择职业学校专业课程,通过职教高考升入高等学校。2024年在市属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济宁第一职业中专、济宁艺术职业学校等中职学校将率先试点综合高中班,计划招生600名,为县市区推广综合高中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