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数字化转型助力“服务行业、走出海外”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4-06-14 14:02 围观3次

  近年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坚持系统谋划,聚焦能源电力行业产业链与绿色发电、智能电网等高端技术,联合省内外院校、电力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等103家成员单位,共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和学生评价,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教育在高校、企业、行业的深度应用及推广,服务电力行业,辐射全国,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数字引领,产教融合,服务行业产业发展

  集聚资源,构建“校、省、国家”三级递进的数字化资源。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在线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在线课程21门,立项校级精品课程51门。积极开展省级、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校5个专业群均建有教学资源库,通过资源库建设,树立电力职业教育品牌,带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电力行业发展和电力职业培训服务,为广大电力从业者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学习平台。

  虚实结合,校企共建共享仿真资源助力“三教”改革。学校于2021年立项建设省级绿色智慧电力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基地始终坚持“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原则,针对电力产业链中设备资金投入高、运行损耗高、事故风险高的“三高”问题及运行状态难再现、误操作事故难模拟、高压试验难实施的“三难”问题,构建了集“教、学、做、评、研”一体化的教学生态环境,为在校学生及企业员工开展教学与培训任务,培养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电”亮中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继续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在数字化转型中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2022年,入选为河南省示范性产教融合型高职院校培育。围绕“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双元育人,打造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构建“一院一特色”、“一院一产业”布局,争取省教育厅支持,牵头组建了河南省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骨干职业教育集团,持续推动能源动力与材料专业同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现“五业”联动,促进政、行、企、校深度合作,真正形成紧密对接、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发展局面,为服务现代化河南做出新的贡献。

  数字推动,一带一路,助力职教品牌走出海外

  对外交流,数字教育助力“中文+职业技能”输出。学校持续在创新中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助推“中文+职业技能”输出。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电力职业教育“输出”活动。先后为尼泊尔、泰国等国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举办多次专业培训;另一方面,学校持续为伊朗、泰国、尼泊尔等国留学生举办系列汉语培训。学校国际培训呈常态化和多元化趋势,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学校牵头成立“一带一路”电力丝路学院联盟,建立中尼电力丝路学院、中巴电力丝路学院;挂牌国际汉语师资培训基地,入选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名单。

  合作办学,数字教育助力“行业平台型”国际化办学模式输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以郑州电专为代表的电力行业7所院校成立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规模化、系统性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模式,建立电力行业合作办学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形成了“行业平台型”国际化办学模式。依托“行业平台型”国际化办学模式,电力职业教育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实现了高质量内涵发展。学校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签订了海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合作企业优先聘用“中尼电力丝路学院”毕业生为企业员工,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向国际化。

  打造品牌,数字教育助力电力行业国际化标准输出。学校围绕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聚焦“源、网、荷、储”四大领域,依据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和要求制定“输出”标准。通过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等“走出去”企业的深度合作,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对接行业与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目前已输出3个职业教育标准,分别是尼泊尔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坦桑尼亚“电气工程师”国家职业岗位标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境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团体标准,为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导向性、体系化的国际标准保障。

  数字支撑,技术赋能,培育职业教育新形态

  数字赋能,构建全时空立体化教学生态。学校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在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和“五金”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学校建设有国家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教学资源库2个,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课1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门,主编“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6本,2本教材分别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二等奖。依托数字化资源,学校获评“年度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获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5项;全国教材建设奖一、二等奖各1项、“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1部。依托数字信息化教学生态,学校教师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数智引领,筑梦虚拟仿真职教新纪元。2022年至今,学校在校生参加虚拟仿真实训:162840人/时;占学生全部实训数68.45%;服务学生考取技能证书657人;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虚拟仿真类大赛获奖81项,其中国家级证书7项。社会人员线下参加虚拟仿真实训39440人/时,占比59.74%;云端虚拟仿真实训:16840人/时;依托仿真资源进行社会培训项目47项,达到39940人/时;服务职业技能等级鉴定30次,占比73.17%;服务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试通过人数2470,占比86.03%。教师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及虚拟仿真资源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学校获得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国网公司“大国工匠”陶留海与基地合作开发“10kV不停电作业”等虚拟仿真项目并建立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数技双翼,赋能“职教出海”新篇章。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做好电力教育资源输出和电网技术专业标准输出,努力为境外中资企业培养技术人才,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当地经济。学校依托“电力丝路学院”职教品牌,进行标准输出,先后制订尼泊尔加德满都理工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供用电技术”专业标准、坦桑尼亚“电气工程师”中高级(7级)国家职业岗位标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境外办学团体专业标准、澳大利亚TAFE培训包“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供用电技术”专业标准等国际标准。学校电力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职业教育)特等奖、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