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绵阳师范学院“四位一体”推进新文科建设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4-06-13 17:13 围观4493次

  强化人才培养价值引领。挖掘区域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与地震纪念馆等多类场馆共建思政课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将课程思政建设确立为“书记工程”,投入专项经费,立项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推动文科专业提质升级。开展本科专业预警,动态调整文科专业结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型文科专业。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有机融入经管法专业建设,开办数字经济专业,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学院。1个文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文科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构建应用实践课程体系。基于应用型办学定位,按照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个层次构建“分层次—模块化”贯通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明确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学分(学时)占比不低于20%。持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探索“五化”教学模式。

  推动“四链融合”协同育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适应乡村教育振兴需要,探索形成绵阳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与绵阳市教体局“订单式”培养“艺术+”全科教师,纳入省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每学年专设实践学期,共计4个见习学期(每学期4周)和1个实习学期。聘请省市级骨干教师组成“双导师”,遴选组建集“育人、教学、科研”一体的卓越班,“师徒制”培养200人。与20余所小学协同教研50余场,联合开发《绵阳市小学特级教师教学特色研究专题》等7门课程。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宿州学院召开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培训会
    高校之窗07-05
    7月3日,宿州学院邀请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理事长姚卫新教授作题为“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探索模式与思考”专题培训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闵杰,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红艳出席会议,文...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深化政产学研协同育人 推进新文科建设
    河南省教育厅01-05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坚持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打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推进新文科建设。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
  • 青岛大学:创新推动特色新文科建设
    山东省教育厅06-26
    近年来,青岛大学按照“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以“四个融合”为理念,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学科引领、专业优化、课程提质、课堂改革”为路径,切实推动具有青大...
  • 绵阳师范学院着力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四川省教育厅04-20
    坚持学做并进。参考全国同类试点高校,编印专题学习资料,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推进各项评建改工作,引导全校上下准确理解、坚决贯彻审核评估新理念。完善顶层设计。成立校...
  • 福建省以“三度”聚“三力” 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
    教育部12-02
    福建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聚焦建设深度、厚度、跨度,聚力增强新文科发展的组织力、引领力、驱动力,着力...
  • 江苏科技大学推进新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07-04
    江苏科技大学紧扣数智人文发展趋势,进一步锻造专业特色,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交叉融合,把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应用于新文科,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数...
  • 南京审计大学统筹推进新文科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06-09
    为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南京审计大学不断加强新文科建设,提升教育教学供给水平。加强专业建设。学校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与现有专业体系相结合,推...
  • 山东大学“四个加强”推进新文科建设
    教育部06-01
    山东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价值引领,围绕新文科理论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