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培养模式。实施“气电结合,理工融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三段培养、两次分流、多元发展”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联合培养,促进专业人才质量整体提升。
调整专业结构。 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等学科专业,调整招生计划,增设“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气象技术与工程”等8个新兴工科专业,暂停部分专业招生,增强人才供给能力。
服务社会发展。发挥学科优势,聚焦服务中国大气探测事业和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培养近3万名气象类人才和6万余名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人才。发挥科研优势,依托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开展有组织科研。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参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提升实践能力。打造“课程+实践”竞赛课程体系,激活“大创+竞赛”融合效应,推进优质竞赛项目成果转化,引导学生尽早走进实验室、组建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