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博会580*60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4-05-31 14:37 围观1次

  5月26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钱塘校区召开。本次大会是在全校上下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听取了学校工作报告以及书面提交的财务工作报告,审议并表决通过了《第五轮聘期岗位设置与聘任实施办法》《第五轮聘期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审议通过了大会决议。

  校党委书记钱天国讲话。校长万健作学校工作报告。党委副书记吴小英主持会议。全体校领导、全体教代会代表、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共180余人参加大会。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

  钱天国指出,过去一年,在“贺信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水利厅党组领导指导下,全校上下以超乎寻常的努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果。今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开局起步之年,新征程、新目标、新任务更加需要全体水院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一要统一思想聚共识,勇担发展新使命。加强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通过教代会把党代会形成的共识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集体意志,把党代会确定的新阶段贯彻“贺信精神”的路线图转化为年度工作施工图,坚定不移走高质量有特色发展道路,坚决扛起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历史使命。二要对表对标抓推进,跑出开局好成绩。各二级学院、各部门要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倒排时序、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尤其要平稳有序推进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打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促建”这一“申硕”前哨战,稳步开展双校区办学模式调整优化,做好南浔校区部分学生搬迁等工作。三要敢于担当善作为,人人争当主人翁。希望全体教职工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融入学校发展大局,争当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以滴水穿石、百折不挠的韧劲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做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牢固树立水院共同体意识,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共同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

  钱天国强调,学校将不断完善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教职工参与的教代会工作机制,畅通教职工诉求表达渠道,认真研究、及时回应代表提案和教职工意见建议,用心用情解决好教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学校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全体教职工与学校共同进步、共享发展成果。

  万健所作的《锚定目标 求真务实 团结奋进 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落细落实》工作报告,从“党的领导和建设全面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等八个方面回顾了2023年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新形势下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围绕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和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全面部署工作。

  万健指出,2024年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20 周年,全面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全面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开启事业发展新征程的重要之年,要咬定目标、坚定信心,以“申硕”工作为牵引,全面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他从八个方面部署工作: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二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三是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全力做好审核评估“迎评促建”工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是大力推进“申硕”工作和学科建设,建强水利水电特色学科,优化“学科、专业、二级学院、两个校区”四位一体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五是大力推进人才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党委定期研究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六是大力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聚焦水利重点领域和学科前沿开展有组织科研,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七是大力推进开放办学,建设高水平、典范式的鲁班工坊,培育特色境外办学品牌,拓宽国际交流合作领域。八是大力提升内部治理水平,持续推动数字化改革赋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生服务,优化教学单位与管理机构设置,用好综合考核“指挥棒”,抓实任务分解、跟踪问效和结果运用。

  会议期间,各位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使命担当、高度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聚焦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来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