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勇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使命,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支撑科技强国、科技强省建设的能力。2023年,学校若干科研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学术基本面稳居全国高校第一方阵,整体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造了新业绩、作出了新贡献。
加强顶层设计,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构建
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学校党委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举全校之力推进国重重组工作,加强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重大平台的建设。打造原位足尺深地探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批新增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等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全部启动建设,新增教育部科研平台5个、省级科研平台9个,构筑起国家级、省部级平台有效协同的平台体系。
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精准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622项(创历史新高),国家杰青基金6项,优青基金9项;3个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9篇高水平成果在国际顶尖期刊Cell、Nature、Science发表。孙金鹏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体现基础研究实力的自然指数全球排名中,山大已跃居第31位。
加强集成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持续破解
按照“围绕关键领域、立足高校优势、强化系统集成”的总体思路,瞄准国家战略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和我省11条标志性产业链技术急需,加强与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的合作,强化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装备研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7项、课题58项,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氢进万家”部省联动项目再次实现亿元级项目突破。由山大协办、搭载“五官一脑”的山东省首台9米级盾构机“齐鲁号”下线,成为我省生产制造的“最智能”的盾构机。某大口径关键晶体供货任务全面启动,学校成为教育部系统内承担工程任务的唯一核心单位。成功突破8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制备技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已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半导体项目“窗口指导”审批,实现落地转化和产业化,有力保障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供应链稳定和自主可控。
加强科技支撑,服务山东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见行见效
全面加强与“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合作,承担驻鲁部属高校“十四五”服务山东重点建设项目3项,共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76个(其中,千万元级平台15个,亿元级3个),累计派出挂职及兼职人员200余人,精准解决我省产业发展的“堵点”“痛点”,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贡献山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