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创新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学位充足供给、新校高位发展、初中强校提质等十大攻坚行动,努力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6个区市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2个区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标准,学位充足、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优化建设机制,打好优质学位倍增攻坚战
加快学校新建改扩建,深入分析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统筹考虑近期和中长期需求,重点在学生流入集中以及城市更新重点片区设点布局,推进176所学校新建改扩建工作,提供学位16.89万个,2023年达到峰值的17万名小学新生全部得以顺利入学。加快补齐农村教育短板,省、市教育强镇筑基试点镇实现全覆盖,132所农村薄弱幼儿园得到改造升级,乡村中小学强校扩优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创新办学模式,跑出优质学校扩容加速度
探索幼有优育突破模式,通过把新建配套园办成公办园以及联盟办园等措施,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和优质园占比分别提升至60%、80%。探索新校高位发展模式,提前遴选教师跟岗培训,组织66位优秀校长实行“一长多校”办学,近百所新校成长为家门口新优质学校。探索初中强校提质模式,遴选在改善区域教育均衡度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50余所初中学校,采取“揭榜挂帅”选聘校长等举措重点打造,推动了学校快速提升。探索优质高中发展模式,加快青岛二中东校区、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等公办优质普通高中规划建设,支持创建特色高中,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4060个,建成3所省首批特色高中、8个省特色学科基地。全市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市区教育“南强北弱”“西强东弱”现状正在改变。探索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模式,成立全省首个孤独症教育联盟,6所特教学校通过省办学质量达标验收,15所特教学校全部纳入普通教育集团。
坚持五育融合,推出育人质量提升组合拳
护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进课程、进家庭,将在校生视觉、脊柱和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市办实事,加强问题干预;同时,为中小学配备心理副校长,编发中小学生家长手册,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水平。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小学、初中选课走班和增值评价模式,推广“基础性作业+弹性作业”和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作业,开展全学段教学质量评价,4所学校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青岛市入选国家“英才计划”实施城市。
拓宽发展路径,打造青岛基础教育新品牌
打造智慧教育赋能新业态,推广智慧教学和作业管理融合系统应用,开发“名师导学课”公益课堂和网上巡课系统,通过网络教研、线上同步课堂等形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初步构建起“助教、助学、助管、助评”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模式,我市顺利通过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中期评估。推出加快教育国际化发展新举措,重点发展“上合”特色的国际化学校和中外合作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青岛上合学校启动建设,“上合教育”被纳入教育部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品牌阵列。
强化两项保障,夯实教育改革发展基础桩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建立“两县”创建、集团化办学等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区市、学校办学积极性。建强教师队伍,连续两年统筹教师编制7000余个,保证高峰期师资同步配备;实施新教师跟踪培养计划、青年教师“菁英计划”、骨干教师提升计划和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工程,畅通优秀教师成长通道,新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79人、“三名”培养工程人选85人,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优质师资达到1.76万人,比2022年增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