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优秀案例580*60 校体购2

“政采贷”发力为中小企业“输血造氧”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12-29 09:24 围观1185次

    在当前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形势下,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对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以政府采购项目中标合同为凭据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享受优惠利率的“政采贷”就是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创新实践,这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无抵押物”“贷不到款”的窘境,实现了金融资源精准匹配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中小企业“输血造氧”。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出台新举措完善“政采贷”服务,让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在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一贷一还”之间紧密相连。如今,中小企业“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贷款程序,而且贷款速度也快到让不少中小企业感到惊讶的地步。

  贷款程序更加便捷

  “线上贷款”目前已成为各地“政采贷”的主推形式。多个省份开发的“政采贷”系统形成了高效率的融资对接形式,减少了融资时间成本,方便企业融资。如,今年湖北省就明确要在年底前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区全流程线上融资,湖北财政还携手“鄂汇办APP”便民服务窗口,推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手机客户端,供应商在任何一地登录,都能查看自己在全省政府采购项目中的中标记录,并可以线上向各地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业务,使融资更高效、便利。

  福建省“政采贷”系统也进行了升级。今年福建省政府采购网系统已升级为6.0版本,“政采贷”模块随之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系统重新对接金融机构,建立起了与金融机构直联的模式。另外,还同步上线了金融服务监管平台,通过该平台,监管部门可以第一时间在系统后台查看“政采贷”和保函的数据,更有利于防范风险。

  北京市财政局今年也发布了《关于推进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一站式”服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举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采贷”启动发布会,正式启动“政采贷”业务。

  贷款时间越来越短

  随着贷款程序的便捷,中小企业收到贷款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记者了解到,金融机构正常线上贷款一般需要半个月左右,而线下贷款因为有办理抵押、签合同等程序,贷款需要1—3个月,大额贷款需要3—5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如今,中小企业通过线上申请“政采贷”,短时间内就可以申请到贷款,有的中小企业在第一次申请完贷款后,第二次申请贷款半天内资金就到账了,“政采贷”服务真真正正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慢的难题。

  采访中,不少中标政府采购项目的中小企业表示,曾为到处筹措资金而着急上火,不得已,有些项目只能放弃了。“现在我们中标后,会有五六家银行打来电话问需不需要贷款,而且贷款速度快,一般5天内就到账了。”湖北创新世维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淑文告诉记者。

  如今,便捷的贷款程序、越来越短的资金到账时间,让中小企业面对政府采购项目,不再打“退堂鼓”,更有信心和底气去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服务范围继续拓宽

  “近年来,全国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0%左右,开展‘政采贷’业务是银行践行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切实举措。”招商银行财政金融团队业务总监刘磊说。

  今年,为给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全国多地积极宣传推广,提高政策知晓度,拓宽“政采贷”服务范围。如黑龙江省财政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第四条推广“互联网+政府采购金融服务”,包括在省内全面推广使用电子保函及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天津市财政局会同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还制定了《天津市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操作指南》,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程序,并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推送政府采购的各类信息,实现“信息流换资金流”。

  此外,一些金融机构目前“政采贷”业务主要聚焦于地方政府采购供应商,涉及中央级政府采购供应商相对较少,下一步将拓展服务范围。如招商银行后续还将加大场景对接和产品创新,形成政府采购全场景覆盖,为更多中小企业开展融资贷款。财政部门也在为金融机构“牵线搭桥”,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财政部研究完善中国政府采购网相关系统功能,建立中央本级政府采购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共享渠道,向商业银行及时提供中央部门政府采购信息,为开展中小企业政府采购融资提供便利,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财政部表示,该项工作目前还在积极推进中,今后“政采贷”将覆盖更多中小企业。

  记者手记

为经济发展添活力

  ■ 本报记者 马金眈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给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创伤”,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也积极出台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记着赴湖北省调研时发现,中小企业面临的“成长的烦恼”,多为资金短缺难题。

  近年来,国务院、财政部相继发文,提出鼓励银行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作为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上为中小企业融资最多的省份,湖北省采取了多种举措来推进这项工作。湖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坦言,推动这项工作,最难的阶段就是起步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政策宣传。为此,他们在银行网点进行宣传,让代理机构印发宣传册,在各个网站上发布政策信息,并且还做了宣传动画片,让供应商了解在拿了中标合同后如何一步步申请贷款。另外,湖北省还召开了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推进会,在全省全力推进这项工作。

  在各种举措的推动下,湖北省“政采贷”工作交出了“高分答卷”。当然在调研中记者也了解到,“政采贷”工作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采访中有中小企业表示,在本地注册的企业如果在省内其他地市中标,会出现融资困难等情形,比如需要在中标所在地银行开具账户才能贷款,若不开户只能回公司注册地贷款,财政部门表示这也是今后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其次,为参与工程类项目的中小企业融资也是财政部门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工程类项目由于项目周期长等原因,风险较大,参与这类项目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大,但融资更为困难,目前湖北有部分地市已经开始了试点,并进行了较好的探索,如孝感市财政局创新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支持机制,目前部分工程类中小企业已经通过“政采贷”获得贷款,走出了资金短缺的困境。通过不懈地探索,湖北省“政采贷”服务给更多经营主体带来了获得感。

  今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未来五年我国构建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擘画蓝图。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度将“普惠金融”列为需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加活力。“政采贷”作为充分体现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效能叠加、优势互补的一种普惠金融创新服务,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持续推动好这项工作,未来还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政采贷”业务进一步扩面增效,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作者:马金眈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河南禹州:建立政府采购约谈工作机制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9
    日前,河南省禹州市财政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政府采购约谈工作机制,以政府采购监管新机制强化采购主体责任,进一步促进采购效率提升。据了解,为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推进政府采...
  • 如何确定质疑期限起算时间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9
    案情2024年5月7日,某市疾病控制中心医疗器械采购项目评审结束,当日采购人定标,次日在省政府采购网上公告中标结果。第二中标候选供应商A公司认为评审得分不合理,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于5月...
  • 合作创新采购项目的维权之“道”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9
    质疑投诉是政府采购法赋予供应商的救济权利,是市场主体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正、公平的关键所在。2024年4月26日,财政部印发《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管理暂...
  • 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扎实做好政府采购监管工作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9
    今年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财政局采取两项有力举措,扎实做好政府采购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为各职能部门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府采购服务。一方面,落实厉行节约,促进合理采...
  • 湖北宜都:“大代理”模式实现采购质效大提升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9
    日前,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份政府采购“大代理”服务合同在宜都市财政局签订,“宜都市特许经营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咨询服务”项目代理服务电子合同通过数据汇聚平台实现上传。据了解,宜都市财政局...
  • 河北承德:推出政采“周清理月汇总”工作机制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9
    今年以来,河北省承德市财政局在全市范围内创新推行政府采购领域清除隐性壁垒“周清理月汇总”工作机制,将以往每年或阶段性组织的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纳入日常监管范围,明确政府采购领域清除隐性...
  • 标准化是实现政府采购智能化的前提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9
    智能化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更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发展的目标。《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加快形成采购主体职责清晰、交易规则科学高效、监管机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备、法律制度...
  • 天水打通政府采购监管“最后一公里”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9
    近日,甘肃省天水市财政局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新建立的问题线索移送和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发现并处理了一起政府采购违法违规案件,打通了政府采购监管的“最后一公里”。据...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