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陆续公布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评审结果,内蒙古农业大学牵头申报的4个重点专项获批立项,获批课题5项,总经费达1.29亿元。
内蒙古农业大学牵头申报的4个获批立项项目包括“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重点专项1项、“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1项、“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1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
“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重点专项“东北西部春玉米、大豆机械化绿色丰产增效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项目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高聚林教授主持,总经费2973.7万元。项目以实现东北西部春玉米、大豆生产规模机械化绿色丰产增效为目标,整合了国内春玉米、大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装备研发和成果集成示范的10家优势单位和技术力量,围绕寒旱区春玉米、大豆生产上秸秆还田难以腐解制约地力提升、水肥管理精准度差导致利用效率偏低、宜粒收品种缺乏及烘干销储不畅制约籽粒直收和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模式集成示范,为自治区春玉米、大豆综合产能提升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燕麦、藜麦、谷子等特色杂粮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赵宝平教授主持,总经费3144万元。项目聚焦燕山—太行山区、科尔沁沙地南缘等地区燕麦、藜麦、谷子和荞麦等特色杂粮产业,旨在解决脱贫地区特色杂粮产业“生产端”宜机收加工品种少且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水肥资源利用率低、地膜残留多导致杂粮生产低质低效,以及“加工端”精深加工技术不足、功能性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通过引领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蒙两国肉羊微生态制剂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刘大程教授主持,总经费150万元。项目联合蒙古国立农业大学和内蒙古西雅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中蒙双方优势菌株为基础,研发一种双效羔羊微生态制剂,以达到降低羔羊腹泻和提高生长性能的双重功效。通过建立双效羔羊微生态制剂生产示范基地,生产出高品质羔羊专用生物饲料添加剂,推动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中蒙双方将借助各自的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势,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双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和农业走出去战略规划提供良好基础。
内蒙古农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黄河几字弯区地下水—河湖系统保护与产业适水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总经费6000万元。项目以黄河几字弯区地下水—河湖系统保护修复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理论研究与创新—技术研发与突破—集成应用与示范”的链条式思路,系统开展变化环境下旱区地下水—河湖复合系统演变机理与协同演化、几字弯区水文生态双向耦合模拟及水平衡机制、水资源—生态—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与协同发展机制、旱区复合系统保护修复及产业适水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选取两个典型县域开展地下水—河湖系统保护修复与产业适水调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为实现流域地下水—河湖系统保护修复、落实“四水四定”以及几字弯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农业大学共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7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4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1项、课题3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持续提升,将为助力内蒙古“五大任务”特别是创新驱动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