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其中即蕴涵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指以统一预算管理规则为核心,以一体化系统为主要载体,将统一的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整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和报告、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预算管理环节,形成预算全过程的管理闭环,实现预算管理各环节全流程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政府采购工作是预算管理的一个环节,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也对学校政府采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双一流”建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政府采购工作方面做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预算管理一体化
对学校采购的挑战
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意味着政府采购要全面融入到预算管理全流程中,而学校现有的政府采购工作在预算管理理念、相关配套措施方面都不能完全适配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因此,预算管理一体化对学校政府采购工作带来了诸多影响和挑战。
首先,采购预算管理理念和模式跟不上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一是整体谋划不够。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之后,政府采购预算直接控制政府采购计划和合同执行,未按规定实施政府采购的项目将不能申请资金支付,这对采购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学校各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预算就是分钱”的思想——多给钱就多做事、少给钱就少做事、不给钱就不做事,资金需求与事业发展结合得不够,存在预算编制不准确、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等情况,与预算管理一体化所提出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二是提前谋划不够。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之后,所有预算支出以项目的形式纳入项目库,没有入库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这打破了传统惯性思维“边做边想”“边做边等”的工作模式。但是,学校目前还未完全树立“先谋事后排钱”“资金跟着项目走”的预算管理理念,未能建立健全项目库常态化储备管理机制,未能早筹划、早立项,充分预估实施周期与执行问题,把项目做实做细,实现预算一经批准即可实施。三是精准化管理不够。预算一体化严格按照项目进行管理,所有项目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但是,学校部分单位存在“重申请、轻落实”的思想,采购预算编制不精准,执行力不强。有时采购预算过低,难以实现采购目标;有时采购预算过高,造成部分预算资金无法支出,影响预算执行。这些都造成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调整、调剂频繁,让政府采购执行处于被动局面。
其次,政府采购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政府采购作为中间环节,采购前后端配套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还未完全适应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一是亟需系统梳理相关工作流程。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后,刚性原则将贯彻始终,所有项目支出“立项—拨款—支付—决算”各环节,均须在一体化管理平台操作,这就需要学校系统梳理工作流程,制订完善包括采购预算、采购审批、采购执行、履约验收、监督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工作流程。二是亟需完善内控体系和监督机制。预算管理一体化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作支撑,以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因此,学校现有的预算决策机制、预算管理流程、采购管理制度、履约验收制度、支出标准体系、资金监控机制、绩效奖惩措施等内部控制体系需要进一步查漏补缺、及时修订。
最后,政府采购周期面临进一步延长的局面。政府采购工作有一套法定程序,政府采购意向公开、采购公告、结果公告的期限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执行。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后,除必须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外,政府采购工作者还需做好采购预算编制与调剂、采购计划编制、合同备案、履约验收备案等步骤,而且一些环节还存在多角色审批的情况,难免会审批不及时,这就进一步延长了政府采购周期,采购人员不得不预留出更长的采购周期,以确保采购顺利实施。另外,政府采购预算的不精准也将增加采购的变数、加大采购的执行难度,最终也会导致采购周期延长。
适应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
学校采购的实践探索
针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给高校采购带来的上述困难和挑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围绕整合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业务流程的目标,建立起了部门预算控制政府采购、依据政府采购预算开展政府采购活动、依据政府采购合同支付资金的控制体系,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学校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积极向校领导报告上级有关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部署,并在全校广泛宣传有关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文件精神,让全校都认识到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一年来,学校多次组织各级各类人员参加预算管理一体化推进会和培训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同时,学校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也积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积极赴兄弟高校调研取经,互通有无,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推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明确任务、协调分工,做好政府采购前后端的衔接。一是明确责任分工。虽然预算管理一体化名为“预算”改革,但实际上是一整套综合措施,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校内各部门共同发力,坚持“全校一盘棋”,确保预算相关各部门有效衔接、权责分明,实现预算的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工作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组建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负责预算管理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决策,调配各方面资源,协调校内分工和工作安排,督促各项工作具体落实,确保一体化建设平稳实施。领导小组下设置八个具体工作组,根据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一体化系统中各模块的建设和动态维护。其中,政府采购组作为具体工作组之一,由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牵头,负责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执行等。二是推动协同办公。预算管理一体化涉及基础信息、项目信息、资产信息、政府采购信息等多个环节的数据维护,需要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完成。作为中间环节,政府采购与预算、资产、合同和支付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学校的采购部门常常与财务部门一起反复梳理预算调整、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等环节中存在的不畅通之处,查找问题节点,及时研究工作中面临的难点,与预算管理一体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归口管理部门、系统运维工程师、银行人员等沟通协调,寻求解决途径,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工作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和实操性困难,为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献计献策,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
再次,对接共享、互联互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为了提升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学校上线了新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与财务软件公司沟通数据功能和系统故障问题,推进各个模块的升级。学校还对采购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建设做了论证,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对采购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升级,增加意向公开、需求管理等模块,完善合同管理、履约验收管理等功能,促进采购管理系统与财务、资产系统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校内预算、采购、资产管理系统一体化,构建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一体的共享体系以及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块,真正实现业财融合。
最后,梳理流程、完善制度,提升政府采购适应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水平。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不仅是财政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改造,也是一次预算制度的改革深化,同时也是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水平,补齐短板、脱胎换骨的良好契机。学校借力一体化建设,系统梳理与采购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对标查找薄弱环节以及制度、流程中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学校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各项要求,结合实际,印发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预算管理办法(修订)》,推动“先谋事后排钱”的预算管理理念的落实;进一步明确了预算管理一体化中各预算单位的职责,推动预算项目各类预算编实、编准、编细,为预算批复后高效执行打牢基础;强化预算刚性约束,预算一旦批复,必须严格按照批复预算执行。学校后期还将建立预算管理一体化配套制度,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前后端各项政策措施,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学校管理各环节,确保一体化管理及时落地见效。
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
学校采购需继续努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在“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引领下,高校采购工作需积极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预算分配体制机制改革,打破碎片化、交叉重复的资金分配模式,探索“事财结合”的科学管理机制,加强政府采购绩效分析,提供成本效益数据支撑,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做好资金安排与执行的规划,实现资金的精准投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推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功能提档升级,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而不断努力。
(本文为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校政府采购分会面上研究课题“高校采购与招标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