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实施以来,陕西省渭南市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义务段学校作业管理,建制度、教办法、抓评价、强督导,以作业管理助力减负提质。
健全政策体系,奠定作业管理基础。渭南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提升‘双减’品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课后服务拓展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指导全市义务段学校从控制作业总量、设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类型、提升作业质量等方面完善作业管理机制。督促各县校立足实际,制定、完善“一校一策”,探索建立作业总量监测、作业校内公示、作业问题反馈等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科作业管理流程和责任人,定期进行作业总量审核和质量评价等,确保作业管理全过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鼓励学校在作业管理上想办法、找突破,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的作业管理思路模式。高新区部分学校形成了“三三三”作业管理模式,即:各学科作业设计原则体现“三化”:层面化、层次化、生活化;作业内容体现“三度”:有精度、有梯度、有温度;内容呈现体现“三类”:实践类、阅读类、主题类,基础类、能力类、创新类,口头类、书面类、操作类。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组织市域交流,丰富作业管理思路。为提高城乡学校作业设计、作业统筹、作业管理的质量,渭南市借助“三名+”形成的优质资源,依托“名校+”教育联合体、“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名师+”研修共同体,以作业设计、作业统筹等为主线,开展丰富多样的研修交流、作业展示活动,引领全市在作业分层设计、分类布置上下功夫,以“提质”促“减负”。由市教研所牵头,开展作业设计大调研活动,督促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创新作业管理模式,提升作业育人功能;由基教科牵头,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优秀案例展评活动,促进各中小学不断丰富作业类型,优化作业管理。目前,全市566所义务段学校均落实了作业统筹、分类设计及作业公示,54篇经验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探索多元评价,提升作业育人功能。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渭南市从作业评价入手,要求各地基于即时学情分析创新评价形式,基于交流共享加强作业评价教研,提升作业育人功能。由市教育督导室牵头,要求做到作业评价“三提升”,即:提升评价理念的先进性,提升评价目标的系统性,提升评价内容的科学性;指导、督促全市义务段学校探索实施作业的“多元评价机制”,既要考虑定量评价,又要平衡定性评价,突出质效评价。此外,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反馈,不仅是分数或等级,而且要立足学生发展,根据作业特点,通过展示、演出等形式,激发学生作业的热情。韩城市部分学校在常规型作业批改上,教师通过批语、符号、印章等多种形式,让作业评价更有温度。实践型作业,老师根据特点设计过程记录表、评价表等工具,了解和把握学生作业过程,增强作业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无作业日”“无作业周”,对作业完成效果好的部分学生发放“作业减免卡”。
落实督导检查,构建常态管理机制。渭南市将作业管理纳入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市教育局建立了县级领导包联督导机制,由县处级领导带队,对各县市区校内减负情况进行督查。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双减”相关政策要求,各中小学校强化作业管理,形成执行、督导、整改、提升“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学校建立作业总量调控和作业质量研讨机制,实行作业公示,实行网格化管理。教导处负责每周、每月调研学生作业布置和完成情况;政教处每月明察暗访学校周边机构,从源头杜绝违规行为。政教两处统筹平衡,从课堂到课后,从校内到校外加强规范督查,全方位落实“双减”工作。各县市区先后设立了作业管理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畅通问题和意见反映渠道,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