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治理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学校管理流程优化和重组,加快推进教育全业务全过程数字化转型,打造校园智慧新生态,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无界青大”,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一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体制机制完善。成立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统一领导、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设定数字校园转型的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明确数字化架构,搭建以“智慧青大”为主体,网络安全、数字化为两翼,聚焦人才培养、教师发展、学科建设三大核心任务的数字化建设体系。统一全校师生员工认识,形成数字化转型工作理念;完善规章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强化协同,协助各业务部门全过程推进数字化建设,并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是教育新基建“数字底座”坚实。数字化通道宽阔顺畅,一张架构开放、自主可控、安全高速的校园网已覆盖学校全区域;数字化“心脏”强劲有力,一个具备高承载、高弹性、高可用、高功效的B级数据中心机房可支撑智慧校园未来跨越式发展;数字安全屏障牢固,一个安全设施齐全、系统完备、有效衔接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三是教育数字化平台互操作性强。构建“数据中心、组织中心、应用中心、消息中心、可信中心、AI能力中心、流程中心、规则中心” 八大能力中心,打通业务数据流,实现数据、算法、组件等数字化资源的一体汇聚、科学分析、连通协作,推进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精准决策、优质服务,加快推进学校各项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努力把先进数字技术转化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动能。
统筹智慧场景建设,推进全业务全过程数字化转型
一是教学育人全过程数字化。持续深化教育教学与数字化工作深度融合,推进虚拟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建设。建成智慧教室40余间,开通适合各种新模式教学的在线课程1000余门;研制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建立线上线下资源、虚实相结合实验条件;建设全题型数字化在线考试系统,实现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无纸化测评。建立贯穿本科生、研究生校园学习生活全周期、涵盖学生事务办理全领域的智慧学工应用,构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辅导员/班主任评价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系统。
二是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协同机制,建设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全面实现科学研究信息化管理服务。加强学科融合的科研服务模式创新,利用人工智能重新组织群体智能,发挥交叉学科数字化延伸优势,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创新大学与社会共研共创新机制,建设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的高端研究平台,加速科研成果的数字产业化进程,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建立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合作研究、联合培养为一体的高端平台,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三是校务治理数字化升级。持续加强数字化在校务管理服务中的运用,用智能化推动精细化管理,用大数据提升治理能力。以多元空间为基础,以数据质量和数据流动逻辑为抓手,构建高质量数据治理体系,推进资源整合共享,智能导引用户准确办事、个性办事,使传统的静态办事指南向智能的动态办事指南转变;强化平台协作能力,进一步打通教务、研究生、科研、人事、财务、资产、后勤等领域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域内一体重构、业务域间融合互通,让师生办事能够一次办全、一次办好,综合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效能;推进大数据有序融通,推动“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校务治理模式创新。
实践探索相结合,驱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一是数字青大,无限汇聚。赋能数字孪生校园建设,搭建“数字青大”可视化平台,推进学校的人、财、物数字化改造,建立可视化的数字校园,将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通过数字技术链接教学、科研、管理、师生生活等各个方面,改变师生与学校环境、资源的交互方式,无限汇聚学校的各项数据,实现大数据分析平台与传统业务数据管理平台交叉融合,推动学校变得更加智慧化、智能化发展。
二是智领前行,慧及师生。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课程体系为主线的培养框架,推进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创新。建设一站式学生管理服务平台,在学生行为预警、学业预警、成长轨迹上深化数字化应用;精准学生画像,达成招生就业一体化的目标。建立立体化评教系统,升级完善学科评估和绩效管理体系,运用数字助教、助学、助评,积极探索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样态,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内容为数字教育稳健发展提供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