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科学家进校园,点亮东莞学子科技梦想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8-24 17:03 围观437次

  从物理学的开端——古代自然哲学的起源说起,讲到著名科学家哥白尼、开普勒、牛顿和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再到经典时空观向相对时空观的演进和转化……这不是发生于大学物理课堂的思维碰撞,而是在近期,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叶贤基教授为东莞市常平中学高二学生送上的科普报告。

科学家进校园,点亮东莞学子科技梦想

叶贤基教授科普报告会现场

  在叶教授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的讲解之下,原本“高深莫测”的物理学知识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在学生们脑海中徐徐展开。报告结束后,场馆内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意犹未尽,热情地围绕在叶教授身旁,积极地请教问题,表达着自己对科学的喜爱与好奇。

科学家进校园,点亮东莞学子科技梦想

叶贤基教授为同学们签名

  让科学家走进校园,为各校师生讲解科学知识、点燃学生科学热情,这是东莞市为推动科学教育作出的重要举措。今年,东莞市把推进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列入重点工作,由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市科学技术局、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制定《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将每年举办百场“科学家进校园”报告会作为实施科学教育“点亮”行动的重要部署,提出要遴选聘请一批热爱教育事业、科学教育经验丰富的科学家、两院院士等科技人才,走进校园作科学报告、讲述科学故事。从2023年2月至今,东莞市已经陆续举办了78场“科学家进校园”报告会活动,其中高中19场,初中20场,小学39场,32614名学生参与,引起了各学校的热烈反响,取得了显著成效。

博学有趣,打造科学盛宴

  科学家们为各校学生准备的报告主题丰富多样,极大拓宽了孩子们的眼界,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不仅包括“中医药起源与历史”“失眠了怎么办”“小学生用眼中医保健”“身边的中草药”“关于脊柱侧弯的知识”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养生保健知识,还有“我所熟悉的‘两弹一星’功勋与英雄”“中国航天发展历程”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内容,更有“从尘埃到巨无霸——行星的吞并升级之路”“时间、空间、引力波”“天文学的故事”等关于宇宙奥妙的精心科普。科学家们的热情讲解,既把学生们的眼界引向了浩瀚永恒的星辰大海,也让他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保持兴趣与关注,多维度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知识。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家进校园”报告会,在知识含量“爆表”的同时,又保持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形式,很好地完成了广泛科普的任务。科学家们使用了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让孩子们能够形象生动地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比如,余聪教授就从广受欢迎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一个镜头出发,为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天文学知识,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点燃了他们走近科学、探索宇宙的热情。

科学家进校园,点亮东莞学子科技梦想

余聪教授介绍天文观测的“慧眼”

  “余聪教授的讲座让我真正认识到宇宙是浩瀚的、神秘的,也让我知道人类通过航天航空探索宇宙其背后需要很多的努力和技术的支撑,同时宇航员那种默默无闻的精神也让我敬佩,让我懂得了任何事情都需要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谈起这场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盛宴”,第二高级中学学子何林军感到收获满满。

  百场“科学家进校园”报告会,既是东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亮点举措,也是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聚焦创新,延续科教传统

  作为全国闻名的“制造业之都”,东莞始终走在打造大湾区科创制造强市的前列,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将科学教育的推广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自身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早在2018-2021年,东莞连续组织了四届“院士校园行”活动,邀请了中国工程院何镜堂、罗锡文以及中国科学院吴硕贤等93位院士专家走进东莞近百所大中学校,开展了91场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受众人数达150万人次。院士专家们与广大东莞学子“零距离”互动,以座谈会、报告会、主题演讲等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分享治学心得,为师生们带来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饕餮盛宴”,掀起了科技创新教育的阵阵热潮。

科学家进校园,点亮东莞学子科技梦想

  当何镜堂院士走进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开展“院士校园行”活动时,全校师生发出了热情的欢呼声,校园瞬间变成大型“追星”现场,同学们还自发大合唱,向院士专家“献礼”,致敬科学家。随后,何镜堂院士作了“与祖国同行 与时代同频——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美好人生”主题报告,从人生要有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练好做人做事的基本功、过好人生每一关、成功的四个要素、为民族振兴和人类幸福而奋斗终身等五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科学家进校园,点亮东莞学子科技梦想

何镜堂院士报告现场

  何镜堂院士渊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令人折服,而他对年轻人的亲切嘱咐和谆谆教诲,也让学生们颇为感动。在场的学生吴逸晖说道:“何镜堂院士在分享中讲到‘人生要有远大理想’,让我深受启发,我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还要找对方法来实现理想。”

  “院士校园行”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东莞市科学教育及后备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创新了机制、改变了模式,大大增强了东莞科学教育的硬实力、影响力。东莞市组织“院士校园行”“科学家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反映了东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教育指示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坚定决心。

铸魂育人,面向科创未来

  为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认真落实教育部、中国科协于2023年7月14日联合印发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工作部署,东莞市将持续探索科学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

  接下来,东莞市教育局拟联合市科学技术协会于2023年9月-12月,举办2023年东莞市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崇尚科学 成就梦想”名家大师面对面活动,届时,将陆续在多个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院士专家面对面系列活动、“小院士”科学营系列活动、中小学“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及科学家故事阅读推广活动。东莞将以扎实的内容、崭新的形式深入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对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品牌建设赋能,全力推动本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莞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以名师培养未来名师,宁波首轮十个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授牌
    宁波市教育局07-16
    为落实《宁波市“院士之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办法》,加强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升科学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近日,首轮十个宁波市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授牌。当天,宁波市第四轮省名师网络...
  • 江苏常州市钟楼区:打造创新合力新品牌 赋能科学教育新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06-26
    近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举行2024年钟楼区小学生机器人大赛,来自全区22所学校的211位同学参加了本次比赛。本次比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赛包括“...
  • 江苏泰州:创新教具学具设计 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江苏省教育厅06-24
    近日,江苏省泰州市举办了小学科学教师教具学具设计现场展评暨观摩活动,切实推动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活动采用现场演示的形式,参赛作品遵循儿...
  • 萌娃探索5G体验高新科技
    镇江市教育局06-19
    为让孩子们更直观的领略科技创造的巨大魅力,6月12日,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中心幼儿园的小记者们走进了镇江移动5G体验厅,开始了科学奇妙之旅。一进入数字馆,立刻被这里充满科技感的布置所吸引,...
  • 河南信阳市:多措并举 积极推动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
    河南省教育厅06-18
    河南省信阳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多措并举,主动作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章立制,健全科学教育培养体系。信阳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
  • 湖北省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模式推进科学教育
    教育部06-18
    湖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打造“中小学提需求、高校送服务、教育搭平台、地方汇资源”工...
  • 山东师范大学:专业赋能,积极服务地方中小学科学劳动教育
    山东省教育厅06-17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山东师范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以菏泽市巨野县部分中小学为试点,联合开展中小学科学劳动教育课程...
  • 江苏泰州“五重五强”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
    教育部06-13
    江苏省泰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深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着...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