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首个以开放形式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综合赛事,据悉,为做好本次成都大运会服务保障工作,首都体育学院共派出学生志愿者81名、带队教师4名,裁判员5名,外事秘书6名,分别服务于四川省体育馆、双流体育馆等20个场馆,涉及15个比赛项目。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做好赛事服务保障工作,为努力呈现一届“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大运盛会贡献首体院力量。
商雪松:从冬奥到大运,传承“首体院”精神
一朵纯洁浪漫的雪花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飘然入画,沿长城一路向西飞抵蜀地山水,在东安湖畔的主火炬塔化作“蓉火”的熠熠光芒。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到2023年成都大运会,很荣幸,作为一名带队教师参与到国家举办的两大国际体育赛事。
学生志愿者是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的螺丝钉,而领队老师则是协调各项工作的枢纽。志愿工作意味着传递和传承:一方面,作为普通志愿者,用行动展示出国家美好的名片;另一方面,作为带队教师,借志愿服务的契机,把爱心和温暖传递给志愿者,做好他们的服务保障。
在成都这些日子感受着志愿者的快乐与辛苦,大家每天早出晚归,在各个场馆承担着艰巨的工作任务。看到同学们的艰辛,更加激励自己,一定要竭尽所能为志愿者保驾护航,让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大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去。
从北京冬奥会到成都大运会,让我深深感受了我们国家的强大,作为一名“90后”,我十分荣幸,在如今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年轻人。我将积极践行首都体育学院“以挑战者精神拼搏创新”校训精神,为服务一线的志愿者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王宇辰:服务大运 感受大运 学习收获 创造精彩
很荣幸能够担任成都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名TOC应急保障工程师兼任首都体育学院学生志愿者领队。工作期间,本人负责协助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做好首体院81名学生助理工程师的服务保障工作。
81名学生,分布在19个比赛场馆,涉及排球、篮球、击剑等14个比赛项目,他们负责计时计分、成绩处理和电视字幕三个专业领域的工作。作为TOC应急保障工程师和学生志愿者领队,我需要深入每个比赛场馆,了解每位同学的情况,第一时间掌握一手资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大运会的场馆分布在成都市的各个区域,有些场馆之间甚至相距几十公里,因此,我每天乘坐公共交通奔波于各个场馆之间,前往每个学生的工作的场地,关心学生的工作状况,每天和各项目的学生负责人了解所有同学们的到岗情况,和场馆的负责人了解学生的工作表现等。
每次在场馆见到同学们,他们就像见到了亲人,非常热情地分享着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在他们负责的项目上中国队取得的优异成绩。当问到同学们的困难和问题时,他们都表示没有什么困难,全力配合支持大运会的工作。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于岗位工作的自信,对于服务赛事的自豪,以及首体院学子的青春风采。经过各个场馆的负责人介绍,首体院的学生志愿者们也得到了所有场馆的一致好评。
感谢学校提供的机会,让我可以参加世界级体育赛事的服务工作,再一次被体育的魅力所吸引,被运动员的拼搏所震撼,被首体院的学生志愿者所感动。
刘程林:大运会——记录我体育生涯开启的地方
成都大学生运动会TOC应急保障工程师,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世界顶级体育赛事的身份。第一次从看客变成干将,正式开启了我的“体育赛事生涯”。
大运会作为国际顶级体育赛事,计时记分工作流程高效且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培训工作从今年4月份就拉开序幕。从第一轮校内技术培训、到测试赛练兵,再到赛前一周的设备调试、流程演练,我和研究院几位老师跟随学生志愿者一起参加培训,一起学习和成长。熟悉和了解大型体育赛事的计时记分、成绩处理、电视字幕、数据报表的统计规则、工作流程,形成了对赛事计时计分服务保障工作的系统认知。这其中除了要感谢各位老师和志愿者同学们的辛勤付出,更要感谢学校、感谢总局的信任。
我在本次大会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志愿者带队老师,负责协调和解决学生志愿者在工作、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本次大运会我们的志愿者们负责了羽毛球、击剑、射击、排球、武术、田径等多个项目的计时记分、电视字幕等工作,分散在各个场馆,所以我们更多时候是奔波于场馆之间。每次来到一个新的场馆,看到同学们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以及洋溢着自信、热情的笑脸,都让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可爱以及体育运动传递给我们每个人的强大精神力量。
成都成就梦想,共赴青春之约!成都大运会是我和体育世界的一次双向奔赴,是我第一次亲身投入到体育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助力大运会是我作为首体院人的光荣使命,我将继续秉承挑战者精神为大运赛事保驾护航,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搭建友谊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