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优秀案例580*60 校体购2

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新构建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5-19 09:47 围观835次

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新构建

杨琳琳1田祖国 谢雨宁1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学校体育思想与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所以要构建新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存在的评价内容的单一性、评价体系不明确,不合理以及评价过程对于个体性的忽略等主要问题,提出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新构建的全面性、实事求是、科学性的基本原则以及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全面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从要素、特点、过程、评价要点、评价结果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新构建并提出以个体性、多元性、能动性评价为主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新构建

The New Construc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

Tian Zuguo Yang Linlin and Xie Yun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ming of the new era, the thought and mod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new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uch as the singleness of the evaluation content, the ambiguity and irrationality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neglect of individuality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prehensivenes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scientificity of the new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On this basi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constructed from five aspects of elements, characteristics, process, key points of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of evaluation results, an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individual, pluralistic and dynamic evaluation.

  Key words: New era;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The new building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具有新的希望,对于学校体育对人的培养也具有新的要求。此后相继颁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以保证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新时代以来,学校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基地,对强健社会主义事业新一代接班人的体质健康具有突出的作用[2]。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作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关于评价机制改革的关键之举,这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新构建为体育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对学校体育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学校体育的建设现状以及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并能丰富学校体育发展理论,引导学生关心、支持、参与学校体育建设工作。构建新时代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体系并探求评价方法,,其意义不言自明。

  1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受“重智轻体”思想影响,在单一治理主体下,我国学校体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校与体育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以体育教师为评价主体,学校对学校体育教育评价往往只存在于表面,没有实质性作用[3]。体育评价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传统的评价方法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很难充分发挥其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经过研究,不难发现,目前的学校体育评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评价内容的单一性

  我国学校体育对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评价的偏重,一方面导致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的对学生考核出现单一性,这种“以点概面”的做法不能充分地体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实际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会使得体育教学评价缺失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部分,作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中的深层因素,其缺失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养成以及终身体育素质的培育具有重大影响。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受到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的影响,偏重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往往使得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与教学目标产生差异,终使得学生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减弱。因此,在体育教学时就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这样在课程评价时更加凸显全面性与民主性。使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得到培养,促进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2评价体系不明确,不合理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多为形式化教学评价,缺乏合理、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对评价过程的评价就很难做到准确。评估指标体系模糊,难以操作。另外,体育课程更多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学评价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作为一种多维度的体育课程评价,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一种相互的、多维度、多角度的传达。由于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复杂性,老师在实际课程评价时,很难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学生也无法参与进体育课程评价之中,使得有效性产生缺失。这样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使得评价体系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终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倦怠,无法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所以,为了实现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手段,达到师生传授和学习的效果,完善系统的评价方法。

  1.3评价过程对于个体性的忽略

  终结性评价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评价方式。主要是根据期末和课程结束以后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本学期的终结果。这样会产生两个弊端。一是在课程结束以后,作为成绩的展示,并不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这样会导致学生的错误动作无法及时修正,不能为其以后的继续学习提供帮助。二是在期末进行考核时,往往容易忽略学生在平时上课的表现,以终的单一考核标准为成绩的主要评定方式。我国《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体育课是必修课,每一学期都要进行考核。根据每个学生平时锻炼的内容、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及实际操作情况,给出体育教师的终成绩。但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学生本身的运动能力具有差异性,而最后的体育评价体系一般根据学生的运动技能的情况而定,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忽视了学生先天的体育基础水平。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因此,新时代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应该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考虑在内,为学生体质健康地长远发展做出考虑。

  2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作为日常体育教学活动的标尺,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评价体系的合理利用既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的热情,又有利于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使得教学效果更为准确和有效。因此,在新时代建立科学、系统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社会、学校及学生所带来的功效。在学校评价体系新构建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2.1全面性原则

  由于学校体育是在教育大背景下进行的体育活动,所以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开展学校体育评价工作,应兼顾教育与体育的双重视角,以学校体育评价为内容,建立教育评价体系。在新时代对学校体育评价新构建时,要考虑到评价对象的多个方面,不应只突出一点。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在反映学生个人运动技能水平、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应反映其他具体因素如品德、个性、态度等等,从而体现均衡的学校体育发展水平和程度,更好地对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做出全面的评价。

  2.2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指标是对事物或现象的量化描述。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应该具有普适性,面向所有的学生。因此就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学校体育的现状为基础,做到实事求是,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学校体育评价的构建。但是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学校体育也具有感性因素的存在,这些因素并不能进行量化,因此需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另外,在采用这种方式时,要尽量规避体育教育中人为错误的出现。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新构建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客观、简明的评价体系。

  2.3科学性原则

  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新构建要准确、真实地反映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把握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科学有效地指定评价标准与实施办法。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新构建要根据充分的政策实施与现实依据并且评价标准既要引领学校体育的发展,又要与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在现实性与功效性的基础上,力求达到统一。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评价中,通过遵循科学化的构建原则,可以避免教学评价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随意倾向、经验主义倾向等问题。在新时代要贯彻科学性的原则,要加强整体的科学化水平与技术,提高体育教育评价者对科学化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评价在新时代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3.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

  3.1有利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一般评价体系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之间的关系容易被忽视,尤其是新时代信息化、数据化的发展中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核心素养,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运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较丰富,不易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新时代数据化、信息化下对教学全方位、系统的把握,培养学生能力、水平、习惯以及状态等,构建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在新课程纲领文件的引领下,反馈有效评价,落实可测、可评、可观,增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性。

  3.2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评价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知识以外,在运动学习过程中各种身体练习形成学生对事物体验与尝试[4]。在感悟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不仅仅体现学科的特性,也突出多学科融合共同发展的特点,对感知型的技能与知识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以此强化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健康行为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的形成。

  3.3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体育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对体育健康行为素养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与学的评价中,有效地促使教师及时对体育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及时对教学的行为进行完善,从对教材深度解读、学情了解、教学重难点突破、资源利用等多方面进行有效地自我反思与评价,在对评价体系进行实践操作中,不断促进教师对自我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有效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学目标的方向把握,在此基础上夯实体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4.1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构建要素

  有效的体育评价对学校体育活动与课程的开展、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以及提高自我健身管理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学校体育评价领域的内容进行分析,具有范围广、各指标评价之间较为分散等特点,既包括体育运动技术能力与理论健康课程的评价,也有体育参与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总体评价。主要体现在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上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主要是学校体育活动赛事的开展、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与人才的培养、学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等,从微观上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主要是包括体育学习评价、运动健身评价等,而从这两个评价体系层次出发全方位指向新时代数据化、信息化下的学校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4.2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构建特点

  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了新的拓展,从新时代背景进行剖析,分析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时代特点,最大化发挥其具有的内在功能。一是智慧性。新时代学校体育在信息化、数据化的支撑下,形成了学校体育组成的智慧化延伸,例如线上教学、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等模式。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评价体系中,全方位的教与学的评价不容忽视,尤其是运用智慧化的手段对其过程的评价,因此,需要在学校体育评价中体现智慧性的特点。二是系统性。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指向能力培育目标相对较为清晰明确,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切不可挂一漏万,需要体现评价体系的系统性特点,落实到学生各方面健康行为的评价指向。三是简明性。学校体育评价体系要对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形成明确、有效的正向反馈,主要体现在评价内容与目标,以及操作程度等方面的简单明了,指向学校体育人才全面培养的激励、反馈功能的呈现。四是动态性。学校体育评价过程中,尤其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动态性发展前提下的全方面培育,并进行及时的跟踪评价。

  4.3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教学是学校体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管理与评价都是围绕着体育育人这一主题进行开展,而体育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构建过程的重要表达。采取过程与目标为主的价值取向,关注阶段性与联系性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价,对学习目标进行着重强调,注意学习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调整与评估,在大数据与智慧化下教学过程中形成过程性为主要的学习评价体系。既注重教师、教学主体等对学习者过程的评价,也注重人才的自我学习态度、行为和价值等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主体与评价体系在智慧化指引下共同参与评价活动,结合信息数据,从学习内隐动机和学习过程外显的学习效果出发,形成各教学主客体之间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评价。对学习过程、效果以及动机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引导与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行为,促进教与学之间相互交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通过相关平台对学生体质监测、运动技能监测等进行监督、测试、评价于一体的体系构建,促进了教学主客体对教学目标的再认识,也形成了教与学过程多层次、多元化的评价。

  4.4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评价要点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对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构建要点进行分析,其中学校体育的宏观评价构建主要是指运动设施运营、教与学的主体与客体培养与管理、活动开展等多维的评价,微观评价构建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如体育知识与能力、体能与运动素质、情感态度、自身健身管理、创新与休闲、自我评价健康以及习惯与兴趣,在此基础上对2017版课标中对健康行为进行分析,学校体育是为了增强人才积极适应外部环境与增进身心健康的综合表现,是改善身心健康状况并逐步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点,从锻炼方法获得、运动习惯的养成、健康管理与技能的掌握、情绪控制、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珍爱生命的理念6个要点进行学校体育教与学的评价构建,使学习引导者更加清晰与明确其中要点包含的内涵,落实学生体育健康行为素养的塑造。

  4.5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结果反思

  教与学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学习主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开展对学习考察的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运动技术技能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多模式教与学的过程反思对其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智能因素培养的反思,引导学习者完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此达到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在过程性评价中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以及对待运动技能学习的态度、习惯的养成等非智力因素,结合数据化与学习过程中交流互动进行反思,学习引导者以老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多个方面开展的形式,对课程学习进行综合性评价评语的撰写,反馈给学生,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体育健康行为素养以总结性评价,以积极的反馈呈现给同学、家长,其根据相关的评价做出有效的自我反思,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相互交流互动平台,根据现实情况,改进教育学的措施与策略,促进其更好的总结与反思,提高质量与效率。

  5建议

  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新构建应该仔细研究,在坚持教学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以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改革为基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育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为目标,真正的从锻炼中既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又能释放压力,享受乐趣。克服重视智力轻视体育,重视成绩轻视身体的行为,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5.1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以个体性评价为主

  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应该多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学生之间的比较相对来说只是辅助评价的一个方面。首先,每个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基础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异,无法保证每个学生的运动水平处于同一起跑线;其次,在日常的体育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态度与努力程度也有所差异,因此横向的比较难以真正地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真实情况。在日常的体育课程当中,要多加关注学生的运动水平与运动接受能力以及学习的态度等等,对于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同学,评价标准也应适度降低,反之,对于运动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评价标准也要适当的提高。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得益于体育运动。关注个体的差异性,促进学生向终身体育发展。

  5.2 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以多元性评价为主

  学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与有效性。在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新构建上,教育机构与学校管理部门都要打破传统的从政府、学校管理角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必须以多元评价形式为主,首先,有机结合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学生的自主评价。通过这几者的有机结合,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断性,更有效地反映真实的情况。其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既有过程性又有终结性、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要在学校体育以及人才培养大的政策下进行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新构建。通过多元性评价方式,以解决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5.3尊重评价对象的主体性,以能动性评价为主

  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因此其评价对象也具有复杂的特征。对于体育教师来讲,在体育教学中既是被评价对象,又是评价对象。作为被评价对象,往往忽视体育教师的主体能动性,使得体育教师在课程当中缺乏创新性与积极性。作为评价对象来讲,更要发挥其主动性,充分的从多方面对学生的运动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处于被评价对象时,要充分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作为评价对象时,要指出同学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自我思考。只有通过自我的反思,更加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理念,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体育教学评价的新构建。

  6参考文献

  [1]吴爱军.中小学生体育健康行为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0(34):74-76.

  [2]李崟,胡佳澍,黄海燕.新时代体育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20,40(07):14-24+39.

  [3]许弘,李先雄.“强基计划”应先固本:学校体育评价何去何从[J].体育学刊,2020,27(03):74-78.

  [4]孙晓东,孙璞.终身体育视角下青少年健身锻炼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0(09):122-124.

  [5]于素梅.一体化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J].体育学刊,2019,26(05):15-19.

  [6]李卫东.广州市中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16,23(04):97-101.

  [7]屈宏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04):334-337.

  [8]王忠瑞,王忠波,靳厚忠.治理理论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评价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02):103-107.

  [9]杨烨.基于体育生活方式的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标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02):74-77.

  论文所属基金项目及作者介绍: 

  基金项目:2020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5G的学校体育智慧化发展与评价创新研究》;项目编号:4c49bdae-7c9c-463f-bfce-031ee10b26b8.

  第一作者简介:杨琳琳(1997-),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通讯作者简介:田祖国(1974-),男,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