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优秀案例580*60 校体购2

南通市通州区:推进体教融合 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5-08 09:59 围观375次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大力推进体教融合,打造“一校一品、一生多能”体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行动,探索体育强校。通州区各学校探索有效的体育工作策略与方法,以体育带动学校的发展。平潮高中聚焦习惯培养和体教结合教学特色,积极推动高中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健康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新坝初中、石港中学等学校立足农村学校实际,以体育育人为目标,以体质健康抽测为依托,以考核结果的运用为抓手,全面加强体育工作管理力度,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项目带动,推动整体发展。各学校以运动项目为载体,以整体发展为目标,形成优质均衡、多样化发展的新格局。实验小学、西亭小学等打造跳绳运动项目,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段,确定跳绳动作与样式;南山湖小学、赵甸小学广泛开展羽毛球健身运动;刘桥小学带领学生跳竹竿舞。全区校校有特色,生生有项目。现有国家级体育特色学校32所,涉及足球、排球、篮球、冰雪运动等4个项目;省级体育特色学校15所。

  比赛促动,彰显区域特色。以“校园啦啦操和毽球”作为区域性体育特色运动,全面推广普及。通州区每年举行中小学校园啦啦操和毽球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比赛中提升。在近日结束的2022-2023年全国啦啦操俱乐部联赛(南通站)中,全区7所学校均获小组第一名。4月份,通州区教体局获“全国啦啦操优秀组织单位”。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南通市海门区教体局:打通校园足球发展路径
    南通市教育局06-19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校园足球作为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推进体教融合深度发展的探路工程。推进区域机制创新。海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足球发展,将足...
  • 江苏南通市2024年中考圆满结束
    南通市教育局06-19
    6月18日,江苏省南通市圆满完成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以及2025届初中毕业生生物、地理考试。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公平公正、安全平稳的底线思维,强化使命担当,聚焦关键环节,落细工作职责,强...
  • 合肥市肥东县:举办“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
    合肥市教育局06-17
    为全面推进体教融合,让儿童青少年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健康成长,推动肥东县青少年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日前,2024年肥东县“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
  • 江苏常州市金坛区: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06-05
    近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二届小学生足球比赛开赛,全区12支学校代表队共计150余名足球小将展开激烈角逐,充分展现了学生健康活泼、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近年来,该区坚持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
  • 江苏南通:细化政采领域过紧日子要求
    中国政府采购报04-30
    日前,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重点围绕采购需求制定、统一带量采购、严控非必要代理和评审费用等方面规范采购行为...
  • 南通市通州区:构建德育新体系 打造育人新格局
    江苏省教育厅04-19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长德育的德育新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生命德育,让每一个生命都活泼生长。通州区...
  • 江苏南通海门区:走出校园足球发展的“海门路径”
    江苏省教育厅04-12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试点县(区)”,积极加强教学训练、比赛联赛、体教融合等体系建设,走出了校园足球发展的“海门路径”。走好区域推进机制创新之路。海...
  • 重庆市铜梁区构建体教融合新模式共建育人新样态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04-07
    重庆市铜梁区突破传统体育教育思维定势,通过一体化设计、一盘棋推进,构建起“四联四化”体教融合新模式,为教育强区、体育强区和全民健身战略注入强大动力。联建一体化工作机制,增强体教融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