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体博会25 校体购2

湖南祁阳市:教师移动终端进课堂 赋能小规模学校共同发展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4-23 09:36 围观345次

  近年来,湖南省祁阳市积极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数字化 “极简”模式,利用“一部手机+一块显示屏+手机网络”等简易设备和网络“云”课堂,着力破解乡村小规模学校资金投入效益差、“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等难题,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报推介。

  找准“一个”总抓手,大力强化研学训评。成立由祁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顾问和组长的“祁阳市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投入经费1.98亿元,全市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多媒体教室普及率和教学点网络联校率均达100%。无“班班通”一体机等基础设备的个别“袖珍”学校,教师利用“手机+电视”,也能达到“网络联校”目的。立项开展教师移动终端进课堂课题研究和应用推广,举办专题讲座1000余场次,培训教师1.2万余人次,研究成果获中央电教馆“信息化应用区域创新奖”“湖南省第五届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叠加“二个”小应用,推进教学方式变革。一方面,推进教师移动终端进课堂的辅助应用,实现同屏教学。教师将手机中的数字教育资源同步到电脑PC端和教学一体机,在手机上同屏操控课件演示、链接名师直播课堂、同步拍照上传或批阅学生作业等,极大拓展数字化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合理运用手机制作微课,构建课前“微课导学”、课中“微课帮学”、课后“微课助学”的自主学习微课程,为小规模学校课后服务提供课程资源。利用手机热点链接网络,实现无网络信号移动授课,呈现BYOD课堂新方式。另一方面,推进教师移动终端进课堂的智能应用,优化互动教学。精细应用手绘微课Pro、作业盒子、Plickers扫码反馈学情等教学小程序,增强课堂互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创新利用手机终端AR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地理、生物、实训等课堂实现画面三维变换演示。推广和使用“群里有事”“班级优化大师”等,方便提高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效率。借助手机视频直播互动APP,同步直播,实时互动,实现“1+1”“1+N”“N+N”网络联校“帮扶助学”。

  建设“三个”大课堂,优化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建设移动专递课堂。指导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借助手机移动终端,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湖南智慧教育平台等优质资源下载、链接和同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丰富课程资源,打通教育资源壁垒。推动全市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能、心理健康等课程专业教师在祁阳数字教育资源库等平台上建课600余节,引导城乡学校同步按需选课,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二是建设名师网络课堂。分市、镇、校三级建立覆盖多学段、多学科的“千人名师”网络教研联盟。整合全市33个名师工作室团队力量,常态化开展教师移动终端同屏技术、移动授课、课堂直播等实践应用,联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跨学校、跨区域的送课下乡、联片教研、比武交流、推门听课等活动,实现与名优教师的互动和资源分享,促进城乡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建设名校网络课堂。培育建设祁阳一中、长虹街道明德小学等11所网络特色名校,每所名校对接1-3所薄弱学校,组建2对“暖阳网络联校”。立足薄弱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直播、腾讯会议评课、cctalk直播课堂等分享交流活动,开发和输送生命安全、读书分享等网络公益课300余节,20余万人次点击收看,达到城乡学校课堂、教研、评估、视讯、录播等“五个同步”。

来源:湖南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