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化为导向,强化成果形成机制。组建专利申请评估专家库,从技术、法律、市场等角度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帮助科研人员把脉细分研究领域热点、难点和空白点,助推高质量创新成果产出。通过知识产权全流程精准管理,搭建科技成果分级分类数据库,目前已经启动34个中医药细分领域专利导航与布局,设立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工程化基金,对已有科技成果择优给予“后天补”。
以激励为导向,推进收益分配机制。采用“申请前、授权后、转化前”的方式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采用“先使用后付费”方式,赋予学校10个团队15项职务科技成果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实现科研人员携带高价值科技成果进入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机制,净收益100万以下成果完成人收益达85%、100万以上成果完成人收益为80%。明确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收益,成果转化净收益在100万以下,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分配7%;净收益100万以上,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分配10%。
以效率为导向,完善服务管理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完善定价机制。科技成果以转让、许可方式转化的,自主决定定价方式;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的,采取第三方估价方式定价。试点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制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实施办法,明确科技成果退出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流程,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及标准,从制度和机制上排除和“清零”科技成果“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