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4-19 10:50 围观1343次

  4月14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

  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召开。会议通过领导讲话、专家讲座、经验分享等环节部署了试点工作安排及要求,进一步加强各区域间工作经验交流与分享。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学科教育处处长黄旭光;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厉浩;苏州市教育局大数据管理处副处长张卉,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顾瑞华;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正,常熟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明华,常熟市教育局局长杨俊达;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郭绍青,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专家组成员王士进,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组副组长刘国飞等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18个省级电教部门,27个“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6个试点培育区,19个特邀单位,常熟市教育工委、教育局、发改委、网信办、财政办、大数据局、大数据中心、工信局、科技局、常熟理工学院有关领导与负责同志,以及常熟市29所试点校校长、负责人及任课教师400余人。会议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规划与科研处正处级干部李凤兰主持。

  规划引领,行稳致远

  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正向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在致辞中他回顾了常熟市教育改革的成果,并表示下一阶段将以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为统领,加强与兄弟城市的交流合作,协同进行实践探索和应用创新,共享发展经验和创新成果,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贡献更多的“常熟力量”,探索更多的“常熟路径”。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厉浩表示,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进程中,江苏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此次交流会在江苏常熟召开,既是对江苏的肯定,更是鞭策和鼓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一期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并认真组织好二期试点工作的申报推荐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师生人工智能基础认识和素养,为培养大批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学科教育处处长黄旭光介绍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总体部署与进展,重点解读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二批试点区申报政策,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试点工作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各试点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试点工作负第一责任,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深入探索和创新深化应用的本地化工作机制,切实保障试点工作成效;二是发挥责任专家工作团队工作室的支撑作用,让其成为做好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加强试点工作过程管理的重要依托。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专题共探,理念先行

  以《人工智能技术最新进展及教育典型应用》为题,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专家组成员王士进介绍了“AI+教育”在教、学、考、评、管等多场景的应用情况,结合认知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他表示:技术发展趋势不可阻挡,要拥抱新技术和新应用;基于人机协同,激发大模型智慧辅助能力;超越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和解决问题能力。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郭绍青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的专题分享,阐释了人工智能教育与STEAM教育、创客教育、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等差异,并围绕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素养框架》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内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经验分享,融合创新

  唐山市开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戚雅欣分享了开平经验。开平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目标,强化人工智能课程、师资队伍和环境建设三项关键要素支撑,通过顶层设计、支持保障、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学探索五项举措,构建了“135”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她表示,区域将以高标准、高起点扎实推进试点项目,按照“30%-70%-100%”的推进目标,用三年周期稳步实现全区中小学标准人工智能实验室100%全覆盖。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常熟市教育局局长杨俊达介绍,常熟市在国家、省、市的政策引领与科学规划下,构建了基于数据、技术、应用协同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平台,形成了人工智能教育“1234N”架构的“一盘棋”。常熟市将通过落实教师培育工程、教研服务工程、学生培养工程、示范引领工程、品牌建设工程五大举措,强化组织、专业、经费、生态四项保障,实施三年计划,打造常熟人工智能教育品牌,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贡献常熟智慧。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周学东分享了柯桥区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经验,围绕融合式发展、数字化转型、项目化学习、全方位推进四大方面不断创新实践,注重“AI天工造物”等官方赛事参与,构建了“1+3+N”数字教育模式,即一个平台、三个互联网社团、N个学校智创空间,引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人工智能学习空间建设和人工智能师资培训,推动形成具有柯桥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武汉市江岸区电化教育馆馆长李志强表示,江岸区在入选第一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后,遵循试点总体要求,第一时间制定相关政策同步推动规模化应用,依托中央电化教育馆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建设了江岸区人工智能教育科普平台,并通过推进常态化教研、实施联盟创新、实施创新应用科研、实施师生创新实践四大行动不断彰显人工智能教育魅力,打造区域人工智能教育高地。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装备与信息化室副主任蔡海辉介绍,顺德区是广东省首个“央馆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在政策支持下,通过将信息化竞赛成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搭建竞赛平台和展示交流平台、打造名师梯队等举措助力科创教育普及与提升。未来,顺德区将继续加强区域科创课程建设,加快建设科创教育特色学校,大力培养科技创新英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协同创新培养机制,以“央馆人工智能课程”项目为引领,打造科创教育品牌。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第一次交流会顺利举办

  此次会议召开,交流分享了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经验,充分发挥了试点区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为进一步加深“央馆人工智能课程”的实践成效筑牢根基,同时也为开展第二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含试点校)工作开创良好开端。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无锡经开区:人工智能夏令营 点燃未来科技梦
    江苏省教育厅07-17
    近日,无锡经开区人工智能夏令营接连开营,用“科创”加料,用“智慧”赋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切实丰富学生暑期生活,点燃科技梦想。人工智能夏令营分别开设“与AI共创农耕一夏主题...
  •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新制定50项以上标准
    中国政府采购报07-09
    记者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发文提出,到2026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
  • 因为有它,这个假期小学老师可以放飞一夏
    搜狐07-05
    人工智能的大热,却让不少教育工作者很纠结。一方面他们找到了新的工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资料检索或翻译,另一方面又开始疑虑这些功能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无论是哪一次技术革命,终归...
  • 新研究表明:新技术助力人工智能减少“胡诌”
    中国政府采购报07-02
    人工智能(AI)中广泛使用的大语言模型不时出现的“一本正经地胡诌”是其难以克服的问题。近日,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语义熵”的新方法,有望大幅提升AI回答的可靠性。大语言模...
  • 成都师范学院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
    四川省教育厅06-25
    创新人工智能教育新实践。实施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培养教育信息化培训“种子教师”。开展智能教育实践,创新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流程,促进教师减负,提升...
  • 第一届“人工智能与中国国际关系学”实验室联合论坛举行
    北京大学06-24
    2024年6月18日,第一届“人工智能与中国国际关系学”实验室联合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全球风险政治分析实验室、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数据与计算实验室、外交学院外交谈判模...
  • 哈工大人工智能学院揭牌 “AI+先进技术领军班”今年招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06-21
    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布局,促进人工智能与各学科交叉融合,更好开展“AI+”融通复合式特色人才培养,加速形成更具引领性的“智能时代人才培养范式”,6月17日,哈工大揭牌成立人工智能学院。“AI...
  • 青岛西海岸新区:数字赋能提质增效,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山东省教育厅06-17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自2021年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以来,积极应对教师队伍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主动探索,先行先试,为全区1.3万名教师免费配备移动智能教学终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