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泰州市姜堰区“一体两翼”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3-30 09:23 围观270次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以科学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校内科技社团与校外科普实践为“两翼”,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站稳课堂阵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制定出台《泰州市姜堰区关于加强和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意见》,从加强实验课程建设、规范实验教学实施、创新实验教学组织方式、做好实验教学各项保障、健全实验教学评价机制、提升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抓实实验安全常态管理以及落实领导工作责任等方面对学校实验教学的开展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及实验器材的配备和实验安全常态管理力度,组织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培训,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建好科技社团,点燃学生科学梦想。指导学校建好各类科技社团,全区现有各类科技社团107个。结合“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要求,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校园科技节,定期开展区级“十大优秀科技社团”评选活动,激发学校及师生开展科学教育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中小学生科学阅读工作,积极组织学校科技社团参与各级比赛活动,引导学校“以赛促建”,增强科学教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学校内涵提升。

  拓宽科普渠道,凝聚科学教育合力。加强与区科协及相关校外科普基地协作,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以及江苏省“未来科学之星·院士专家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课程众筹”形式,吸引家庭及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学校科技教育,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满足学生成长的科技需求。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以名师培养未来名师,宁波首轮十个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授牌
    宁波市教育局07-16
    为落实《宁波市“院士之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办法》,加强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升科学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近日,首轮十个宁波市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授牌。当天,宁波市第四轮省名师网络...
  • 江苏泰州市:一体构建教师工作体系 着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江苏省教育厅07-05
    近日,江苏省泰州市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暨泰兴市“强师计划”改革实验区中期成果展示活动在泰兴举办,全面传达教育部2024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会精神,要求各地各校在统筹谋划、机制建设、...
  • 江苏常州市钟楼区:打造创新合力新品牌 赋能科学教育新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06-26
    近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举行2024年钟楼区小学生机器人大赛,来自全区22所学校的211位同学参加了本次比赛。本次比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赛包括“...
  • 江苏泰州:创新教具学具设计 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江苏省教育厅06-24
    近日,江苏省泰州市举办了小学科学教师教具学具设计现场展评暨观摩活动,切实推动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活动采用现场演示的形式,参赛作品遵循儿...
  • 萌娃探索5G体验高新科技
    镇江市教育局06-19
    为让孩子们更直观的领略科技创造的巨大魅力,6月12日,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中心幼儿园的小记者们走进了镇江移动5G体验厅,开始了科学奇妙之旅。一进入数字馆,立刻被这里充满科技感的布置所吸引,...
  • 河南信阳市:多措并举 积极推动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
    河南省教育厅06-18
    河南省信阳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多措并举,主动作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章立制,健全科学教育培养体系。信阳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
  • 湖北省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模式推进科学教育
    教育部06-18
    湖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打造“中小学提需求、高校送服务、教育搭平台、地方汇资源”工...
  • 山东师范大学:专业赋能,积极服务地方中小学科学劳动教育
    山东省教育厅06-17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山东师范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以菏泽市巨野县部分中小学为试点,联合开展中小学科学劳动教育课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