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优秀案例580*60 校体购2

大学生体能素质实训指导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2-20 16:05 围观878次

大学生体能素质实训指导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

王玲1,李平斌2

(1.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2.武汉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

  1.研究目的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随后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了“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练意志”的讲话,指引着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体育教师仍然重视并加强大学生体能素质的系列研究,因为:①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持续了14年,课程年限长但学习效果欠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未能很好地掌握1-2项运动技能)。②现阶段大学生主观锻炼习惯仍较欠缺,运动不足或身体素质较差引发的跑步中休克、运动猝死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④有数据说明,我国大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耐力和力量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我校201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显示,32635名学生参加了测试,合格率仅为76.70%,其中优秀率只占0.09%。鉴于此,在系列课程中加强并实施体能素质训练与指导,将运动技能教学与体能素质训练有效的融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形成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艺术体育类通识选修课、课余训练与课外自主锻炼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使大学体育学习对学生具有终身实用性和指导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2.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以“体能”“大学生体能素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等为关键词,查阅中国知网近五年来的期刊论文;同时认真研读相关书籍,如《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现代大学生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指导》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归纳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本校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

  (3)问卷调查法。为全面了解线上体育教学效果,设计了《线上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在《初级气排球》和《初级乒乓球》授课班中随堂发放调查问卷750份,在线回收有效问卷750 份,有效率为100%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构建了以终身健康为目标,促进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与体能素质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2018年开始,继续遵循我校“立德树人”使命,以体育课程建设为龙头,以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注重“传授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发展体能素质、磨练品德意志”,实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大学体育系列课程建设经两年多的实践与运用,学生反映良好,任课教师体育教学评估平均得分达到了90.15分,具体实践过程涉及:

  (1)2018年重新编写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为确保体能素质实训指导系列课程的有效实施,将体能素质内容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主要涉及体育基础课和体育选项课,有助于落实“体育文化素养+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能素质”均衡发展的体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运动项目教学与体能素质训练的质量。

  2018年9月,实行2018年版大学体育教学大纲:①重设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层次与教学内容(见表1),加强体能素质实训指导系列课程建设,旨在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了大学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各运动项目分初、中、高级三个层次教学)、特色体育(保健体育、航海体育和创业体育等)、特训体育、艺术体育类通识选修课和课外自主锻炼一体化教学体系,充分满足了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②落实体能素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旨在全面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实施了体能素质课课练(10分钟的一般和专项体能练习)、课外自主参加健身步道乐跑、运动教学项目竞赛等,使大学体育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终身实用性和指导性,形成了“健康育人、终身受益”的大学体育课程特色体系,学生课堂满意度达95%以上。

大学生体能素质实训指导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

  (2)2019出版《大学生体能素质实训指导与运动伤病防护》文本+数字教材

  目前,大学生体能训练方面的教材逐年增多,如《大学生综合体能训练与体质测试》《大学生体能锻炼指南》等,但注重数字化、图文并茂的大学生体能训练基础理论、实训方法并融入康复保健知识的教材则少见。因此,2019年6月出版《大学生体能素质实训指导与运动伤病防护》文本+数字教材(见表2),旨在融入大学体育教学中,方便学生掌握高效、实用的健身锻炼方法,有效地提高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等体能素质水平。学会自我调控运动量、了解常见运动伤病的防护方法等,有针对性地指导个体进行科学的健身锻炼。

表2 教材内容一览表

大学生体能素质实训指导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

  (3)加强师资培训,为体能素质系列课程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大学体育可持续发展教师是关键,体能素质系列课程的顺利实施也源于教师的与时俱进,即教师的敬业精神、自我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等都应具有较高水准,因此,2018年至今,确立“专家引领,科研助力”,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是体能素质系列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动力。体育部采用聘请专家校内讲学、外派教师学习与参加学术交流、主办教学研讨会等形式,全面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与体育科研水平(见表3)。

表3 教师学习与参加学术交流一览表

大学生体能素质实训指导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

  3.2 有效的实施了全面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的课程方法体系

  更新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体育意识与行为、体育品质)为核心,形成以体育教育培养卓越人才为主体,以体育理论与运动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促进体能素质全面发展为基本的“一体两核心三基本”的课程方法体系,实施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主要简述以下两方面内容。

  (1)建立并实施了层次化、个性化、网络化、课内外相结合的课程方法体系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有计划、针对性地为大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能素质实训提供个性化指导,为其体育学习与健身锻炼效率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体育人,有助于落实“体育文化素养+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能素质”均衡发展的体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运动项目教学与体能素质练习质量。

  层次化:按学生水平分层教学。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运动技能和体能素质等因素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任课教师和学习层次。各运动项目分别设置初、中、高3个级别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个性化:按个体健康水平教学。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体育教学与体能素质实训指导。①开设保健体育,部分因患慢性病或外伤以及身体素质极差等原因,不能完成大学体育课学习内容,但通过体育保健课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与锻炼,也能达到身体机能全面恢复和强体健身的效果。②开设航海体育、特训体育和竞技体育,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设计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内容,以不断提高专项体能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

  网络化: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9月体育部成立了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篮球、网球、乒羽排、艺术和综合类五个教研室,有利于各专项教学团队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开展混合式教学,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例如,2020年2-7月,体育课采用“平台网络课程+群指导”形式,即“超星平台”、“步道乐跑平台”、“慕课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线上教学,共开设了588个课堂,涉及22个运动项目。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推送视频学习资源、布置课前与课后作业以及个性化体能实训方案(居家与室内练习)等,满足了学生系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体能实训方法、规范并提高运动技能的需求。在《初级气排球》和《初级乒乓球》授课班中,向学生随堂发放了调查问卷,其结果:97.85%的学生认可利用“超星平台”+ QQ或微信群、“步道乐跑平台”+ QQ或微信群实施体育教学;95.23%的学生认可线上教学传授的体育知识信息量大;93.26%的学生比较喜欢推送的系列身体素质居家练习视频;88.12%的学生认为线上体育教学可以初步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线上体育教学效果超出了全体教师的预期。

  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运动技能学与练结合线上视频学习,以及课内实施10分钟的一般和专项体能素质课课练;课外自主健身锻炼(自选运动项目与完成健身步道乐跑规定次数等)、运动项目竞赛(各体育协会主办的赛事等)相结合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大学体育学习内容对大学生具有终身实用性和指导性。有助于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合格率,全校本科生达标率逐年提高,2019年达到了84.89%(2018年为82.78%、2017年为76.70%)。

  (2)以体育部“体育学一级硕士学位点”为依托,加强体能素质系列课程建设

  2018年9月,体育部重组体育健康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育健康促进与运动干预等四个研究方向的教学团队,硕士生导师率先开设系列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的艺术体育类通识选修课,进一步完善体能素质实训指导系列课程建设。例如,①某导师主讲的《体能拓展训练》(24学时/1.5学分),涉及汽服、材科和电信等专业的国防生。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系统传授体能训练理论,掌握实用的体能素质实操方法,提高自主进行体能训练的能力。第二,运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功能性训练和拉伸训练理论与方法,提高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②某导师主讲《体育卫生与保健康复》(32学时/1.5学分),涉及健康与自我保健、大学生体能实训方法、运动伤病与防护三方面内容。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掌握实用的体育知识和发展力量与核心力量、速度与速度耐力、柔韧等锻炼方法;知晓运动性疲劳的判断与恢复、运动风险与常见运动伤病的防护等,能为学生进行科学的健身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③某导师主讲《户外拓展训练》(24学时/1.5学分),涉及野外辨别方向与安全行进、自建住所与宿营、绳索使用与攀爬、伤病处理与急救、脱离团队与迷失以及险情应对等。有助于学生掌握户外生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积极进取与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建构并有效的运用了系列课程网络教学资源

  多方合作加强智慧体育学习平台建设,建构系列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拓展大学体育教学时空。截止2020年已建立了十余门体育视频课程(大学体育、排球、初级气排球、太极拳文化与功法习练、拉丁舞、网球、体育卫生与保健康复等),有助于开展混合式教学,全面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

  (1)大学体育基础课

  加强《大学体育》网络资源建设,将“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术录课视频”(包括体育原理内涵的认知教育、生命安全教育、体育行为规范和生理与心理知识教育五方面内容)作为课中或课后线上学习内容,有助于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大学体育选项课

  以《初级气排球》为例,配套录课视频与《大学生体能实训指导与运动伤病防护》电子教材相结合,作为学生课中或课外线上学习内容,即每个专项课时搭配一个体能素质知识点,对操作性强的体能素质练习,学生扫二维码便可配合图示和视频进行深入学习(见图1-3)。目前点击量分别达到7434和119485人次。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体育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 

大学生体能素质实训指导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

大学生体能素质实训指导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

  4.研究结论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实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着眼于我校“双一流”大学建设,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以体育教育培养卓越人才为主体,以体育理论与运动实践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学生体育素养、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能素质为基本的“一体两核心三基本”课程体系,以期实现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推进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修订大学体育教学大纲、出版体能素质实训指导数字化教材、构建十余门大学体育视频课程,并依托我校“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大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成为具有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实践者。

  (3)重视体育学习过程管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从学习态度、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理论知识和健身锻炼行为五方面综合评定学生体育课成绩,有助于激励大学生更好地参加体育学习与健身锻炼。

  (4)以体育人,落实了“体育文化素养+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能素质”均衡发展的体育教学理念。本课题研究历时两年多,在我校约4万多名大学生中进行了运用,提升了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即体育知识、体育运动技能水平、体质健康水平、体育意识与行为、体育品质等综合能力),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参加课内外体育学习与健身锻炼,提高了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合格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委员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s://baike.so.com/doc/24468687-25312554.html.

  [2] 矣占生等.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5):73-80.

  [3] 刘洋.高校体育技术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2):17-23.

  [4] 罗爱刚等.大学生提高耐力素质的实践干预研究[J].体育科学,2014,35(4):172-174.

  [5] 王京京.高强度间歇训练运动处方效果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12(3):43-45.

  [6]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184-185.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作者:王玲 李平斌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