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肯定了政府采购在引导和促进绿色产品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绿色产品认证采信推广机制,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实施能效水效标识制度,引导促进绿色产品消费。”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绿色消费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正在发挥着它独有的价值。绿色采购正为这一新潮流提供引领和推动力。
过去:政采促产品转型
我国政府采购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前瞻性地将保护环境纳入到顶层设计中,促进经济发展从高能耗向节能环保转型。
2004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从采购节能产品这一环节入手进行破题——联合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并发布了第一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下简称节能清单)。该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节能产品。第一期节能清单包括空调、冰箱、荧光灯、电视机、计算机、打印机、便器、水嘴等8类产品,共有86家企业1526个型号的产品入围。这是我国第一个政府采购促进节能与环保的具体政策,也是政府绿色采购实践的开始。
“政府采购有节能要求,就推动了我们企业不断在产品能耗上动脑子下功夫,促进了产品的转型。”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节能产品采购顺利实施了两年。在2006年,财政部在政府绿色采购方面的举措又深入了一步,即与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的实施意见》和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下简称环保清单)。第一期的环保清单共有汽车、计算机、打印机等81家企业的856个产品型号的产品入围。
实践是政策调整的依据与来源。在实践中,业界发现,绿色采购政策的支持范围局限于采购交易环节,支持手段相对单一,采购人在实际执行中缺乏政策执行的积极性、主动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一场迈向更深层次的改革亟须启动。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强化了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政策工具的调控功能。
根据深化改革的要求,财政部明确将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简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优化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市场环境。
绿色采购的改革浪潮汹涌而来。从2019年起,我国不再发布节能清单和环保清单,而是依据品目清单和认证证书实施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再次完善节能环保产品采购的政策措施。据统计,从2004年至2019年,我国共发布了24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22期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清单制在当时对于促进产品向节能环保转型起到了历史性作用。
这些年,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产品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据统计,2016—2020年,政府采购绿色办公家具共减排14.9万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2191.48吨甲醛;采购台式计算机和便携式计算机共减排171.9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19.1万公顷森林的年碳汇量;采购复印纸共减排3924.87吨化学需氧量。
现在:绿色采购方兴未艾
2020年,政府绿色采购迎来了前所未有之新机遇。这一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为实现“双碳”目标,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政策与文件,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文件均明确把政府绿色采购作为达成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2022年5月,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更是从财政视角为政府绿色采购精准发力定下了新基调。宏观层面,顶层设计已经为政府绿色采购指明了方向,选好了道路。
事实上,除了支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的采购外,从2020年开始,财政部着手从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的应用、绿色采购需求标准等方面发力,不断深入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工作。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应用的体量较大,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而言,分量举足轻重。2020年10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南京市、杭州市、绍兴市、湖州市、青岛市、佛山市6城市进行试点,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同步公布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基本要求(试行)》,明确绿色建材政府采购的需求标准,通过对工程建设中常用的绿色建筑材料的相关指标值进行界定,为政府采购绿色建材划定了客观、量化、可验证的标准。这两个文件的发布完成了政府绿色采购向建筑领域拓展的破冰。
据统计,自政策实施以来,6个试点城市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使用绿色建材,运用装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造方式,纳入试点的工程项目金额达1025亿元。这一举措有效地创造了政府消费需求,稳定了经济,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在过去两年里,绿色建材采购在稳经济促发展方面发挥了其自身独有的价值和作用。在6个试点城市中,绍兴、青岛、南京、佛山等地通过积极探索实施绿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购,实实在在给企业提供订单。
批量集中采购的先行者——绍兴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将节能灯具、光伏设备、变频空调等一批通用性高的绿色材料、设备设施列入集中采购计划,进行集中采购。截至去年,该市已累计实施两类3种绿色建材的政府带量集中采购,总金额超过1400万元。随后,青岛探索了供需直接谈判的批量集中采购模式,试点种类为防水材料。2022年5月,南京市开展了首个绿色建材集中带量采购项目,采购品类为保障房涂料。2022年11月,佛山市顺利完成首个绿色建材集中带量采购项目,该项目为2022—2023年各主体的旋翼式液封水表年度采购。
2022年10月,在绿色建材采购试点了一年多以后,财政部再次发布相关文件——《关于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11月起,在北京市朝阳区等48个市(市辖区)实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至此,试点城市从6个扩大为48个。
除了绿色建材采购以外,政府绿色采购还将绿色要求贯穿到整个供应链。比如,早在2020年,财政部等三部门对外发布《关于印发<商品包装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快递包装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的通知》,构建了绿色包装的需求标准。
未来:拥有巨大拓展空间
政府绿色采购政策还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为进一步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引领作用,支持经济社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国政府采购报》以“绿色采购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为主题,在2022年7月举办了中国政府采购峰会,邀请中央及地方政府采购相关部门负责人、政府采购业界代表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广泛凝聚共识。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王小龙在会上指出:“一般情况下,政府采购规模占到一国GDP的10%—15%,部分国家达到20%。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通过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发挥政府采购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带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必将大有可为。”
未来,财政部将在从以下四方面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工作:
一是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应用。继续推进建筑领域减碳工作,进一步扩大政策实施范围;研究制定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相关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在交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
二是分门别类建立绿色低碳采购需求标准。根据采购产品和服务的不同特点,加快建立绿色低碳采购需求标准体系,积极采购符合需求标准的绿色低碳产品。
三是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绿色采购。加大对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政府采购力度,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除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外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服务,公务用船优先采购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
四是压实采购人落实采购政策的主体责任。研究修订政府采购法,明确采购人落实采购政策的法律责任,强化法律约束。夯实采购人的需求管理和履约验收责任,在采购需求中即嵌入有关绿色低碳采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