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1-28 11:21 围观974次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1月13日,北京工商大学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在学校阜成路校区举行。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武世兴莅临指导,学校党委书记黄先开,党委常委、副校长左敏,原党委常委、副校长谢志华出席,教务处、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参加。仪式由学校教务处处长曹显兵主持。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与会人员集体参观了数字未来中心,了解并体验了各个数字教育探索教室的功能与设计。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数字未来中心坐落于北京工商大学阜成路校区教三楼五层,是学校数字化转型创新试验区,建设了“直录直播、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智慧环境,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搭建智慧教学一体化平台,实现管理流程数字化;构建新维教学空间,实现教学社群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数字化;推动过程数据治理,实现教学管评数字化。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黄先开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谢意,并分享了北京工商大学数字化转型的经验。黄先开指出,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引擎和驱动力,已经成为影响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北京工商大学作为教育部确立的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之一,多年来不遗余力推进建设智慧校园新空间,打通校园数字动脉,营造多元个性的教育新生态。学校在教育数字化实践的过程中,开创四个路径创新:一是资源数字化,打造“互联互通、直录直播、资源共享”的教学环境,把所有的教学资源转变为数字化的资源。二是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学校打造了智慧教学一体化平台,管理业务与全流程通过平台打通完成。三是师生互动数字化,目前学校建设了新维教学空间,老师、学生、管理者都可以在此空间中沟通互动。四是教学服务个性化,帮助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地完成学业,提升个人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同时,黄先开希望与大家一起努力,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曹显兵做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汇报,他详细介绍了北京工商大学在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部署和成效。学习传达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重要文件精神,指明了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目前,教学面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数字资源的管理共享难度大、传统管理与个性需求不适应等问题。为解决相关问题,学校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出“一个聚焦、两项建设、三大平台、四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在多年不断努力探索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学校成功搭建了智慧化的教学新环境和一体化管理平台,开放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达256门,12万人次学生、1.6万人次教师在新教学模式下进行课程教学。2012年教育部把学校列为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与清华、北大一起成为北京地区仅有的三家试点高校。2022年8月,由北京工商大学主办,北京工商大学数字未来中心、相关学院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会承办“新文科建设及商科数字化转型论坛”,3065人参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曹显兵表示,教育须主动适应数字化发展,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手段、变革教育模式,在数字化时代不断推进教育全方位深刻变革。

  教务处副处长杨华在会上作平台功能演示,从教学和管评两条主线汇报了学校教学管理一体化平台的亮点与创新。分别展示了以课程为中心的管理和学生学分银行在平台上的呈现方式。演示了学生如何在平台上进行自助式申请跨专业、跨课程、跨学科选课、学习及查看学业完成度,演示了直播录播、AI资源分析共享、线上学习、在线考试、知识图谱、能力地图、师生画像及教务系统人才培养改革模块等相关功能及实效。现场气氛热烈,获得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武世兴与黄先开共同为北京工商大学数字未来中心揭牌。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武世兴发表讲话,他对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总体形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指出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既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机遇,也为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也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武世兴对学校数字未来中心的成立表示了充分肯定,认为数字未来中心的成立体现了学校对时代发展、国家战略、教育部方针政策的精准把握,也是学校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一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学校领导锐意进取,积极求变的创新魄力和勇立潮头的担当作为。在听取了相关同志的汇报后,武世兴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进一步的期许,要做到五点创新:一是数字化时代的教育理念创新;二是数字化背景下教育组织形式创新;三是数字化背景下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创新;四是数字化教材、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创新;五是数字化教育实践方式创新。最后,武世兴对北京工商大学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各项事业发展致以美好祝愿!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数字未来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坚持“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传承原有工商特色与优势,从2009年开始进行教学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经过十多年来的坚持与积累,建成了覆盖全校的“互联互通、直录直播、资源共享”的智慧教学环境,开发了智慧教学管理一体化平台,构建了以课程管理为中心的新维教学空间,持续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创立了数字未来中心,形成了“一个聚焦、两项建设、三大平台、四化服务”人才培养新体系,树立了“以生为本、自定节奏、学习驱动”的人才培养新理念,构建了“个性需求、能力导向、数字赋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了“立足课程、服务师生、提升品质”的课程管理新机制。在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切实解决了教学问题,适合学校人才培养与教学运行特点的智慧化教学体系已逐步呈现规模化、体系化的特点,推动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未来中心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项目之一。依托数字未来中心,建设教学管理一体化平台、元宇宙虚拟教研室、新商科实验室、融合媒体中心和智慧教室,将会引领学校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大力提升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

来源:北京工商大学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北京工商大学女篮荣获首都高校第3届3x3篮球联赛冠军
    北京工商大学体育教学部06-27
    在北京工商大学女篮队的历史上,又添一笔辉煌。这支出色的队伍在首都高校第3届3x3篮球联赛中,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激烈比拼,最终荣获冠军头衔。这项赛事在北京邮电大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北京工...
  • 北京工商大学瑜伽队在首都高等学校第七届瑜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北京工商大学体育教学部06-27
    6月16日,首都高等学校第七届瑜伽比赛在北京联合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赛事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27所高校650余名选手参赛,来自不同学校的运动员齐聚北京联合...
  • 甘肃省教育厅专家组调研陇东学院数字教育建设情况
    高校之窗04-22
    4月19日,甘肃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姜言卿一行四人前来陇东学院检查指导教育数字化建设情况,党委常委、副院长闫彦宗陪同调研。考察组观摩了陇东学院一流课程C语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
  • 助推“大力发展数字教育”,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
    搜狐04-02
    自3月13日起,以聚力行远为主题,希沃2024新品推介会走进全国近百个城市。截至目前,新品推介会已成功走进重庆、长沙、福州、深圳、合肥等多座城市,展示了希沃在教育数字自3月13日起,以“聚力...
  • 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启动仪式举行
    教育部04-01
    3月28日,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通两周年之际,教育部在京举行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启动仪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吴岩出...
  •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发布数字教育合作上海倡议
    教育部02-01
    1月30日至31日,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代表主办方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大会闭幕式发布成果文件《数字教育合作上海倡议》。倡议全文如下。各位代表,过去两天我们共同就世...
  •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闭幕
    教育部02-01
    1月31日,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闭幕。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闭幕式并致辞。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陈杰,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发表演讲。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主持闭幕...
  • 浙江省数字教育培训会在杭举行

    浙江省数字教育培训会在杭举行
    浙江省教育厅12-21
    12月16日,浙江省数字教育培训会在杭州举行。活动以“新时代、新教育、新技术”为主题,总结交流全省教育技术发展经验,研讨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举措,...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