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优秀案例580*60 校体购2

江苏省淮安市:2023年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确定了!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2-12-27 09:30 围观2704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学校体育要实现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目标。

  推进中考体育考试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深化淮安市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

  12月20日下午,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在淮阴中学新城校区举行了2023年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抽签仪式,邀请了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纪检监察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行风监督员、网络监督员以及学生和家长代表、新闻媒体等相关人员参加并监督整个抽签过程,市公证处进行了现场公证。

江苏省淮安市:2023年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确定了!

  根据《淮安市中等学校招生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规定,中考体育考试的备考项目为:第一类:必考项目: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第二类:一分钟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软排)垫球;第三类:50米跑、掷实心球、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

  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现场抽签确定了明年的考试选测项目。

江苏省淮安市:2023年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确定了!

  2023年中考体育考试选测项目为:

  第二类,足球运球和篮球运球;

  第三类,掷实心球和立定跳远。

  考生可在抽出的四个项目中自主选择两项(每类一项)参加考试。

来源:淮南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江苏南京市开展2024年中考体育考试
    南京市教育局04-19
    4月7日,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体育考试正式拉开序幕。全市共设12个考区,共有6万余名学子参加考试。至4月18日,初三学子将陆续参加体育考试。按照南京市体育中考政策,考试设三类项目:第一选...
  • 科技筑梦未来 智能竞技展风采——2024年淮南市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成功举办
    淮南市教育体育局04-07
    为进一步提升安徽省淮南市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推动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化“双减”育人综合评价改革。由淮南市教育体育局主...
  • 全国首批!淮南成功入选
    淮南市教育体育局04-07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加入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名单确定北京市等80个市、县、区加入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作为安徽省首批加入的6个城市之一淮南市成功入选!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建设工作是以全球...
  • 2024年淮南市初中学生实验技能比赛顺利举办
    安徽省教育厅03-27
    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智育水平,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强化实验操作,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安徽省淮南市教育体育局于3月21日在淮南一中举办了全市初中学生实验技能比赛。比赛过程...
  • 河南禹州市采用体育管理系统高效完成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体育03-20
    用户名称:河南省许昌市禹州教育局用户需求:教育局要在7天时间内完成6000名初三学生的体育中考,中考项目包括;中长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要确保整个中考成绩准确、完整,保证中考过程安全、...
  • 安徽淮南市以教学成果培育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安徽省教育厅01-30
    为进一步落实淮南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2024年淮南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1月24日下午,安徽省淮南市中职教育教学成果申报培训会在淮南市教育体育局13楼会议室召开。来自全...
  • 安徽淮南市大通区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安徽省教育厅12-22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整合农村闲置校园校舍改建公办幼儿园、实行集团化办园等方式,多措并举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以较小的投...
  • 安徽淮南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查工作

    安徽淮南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查工作
    安徽省教育厅12-21
    为持续提升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效果,更好发挥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按照2023年淮南市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