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鲁东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互联网+”和“挑战杯”竞赛作为关键育人支点,通过竞赛氛围营造、项目搭建、训练管理等形式,形成了一套以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为根本特征的“竞赛育人”新范式,引导学生在情境互动与协同共创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融合提升。
“沉浸式”竞赛氛围营造模式
围绕“互联网+”和“挑战杯”等双创竞赛,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引领、专项课程输入、具体赛事实操营造“沉浸式”竞赛氛围。
广泛开展学术科研类、创新创业类、公益实践类活动,学校持续举办“学术活动月”“双创项目集训营”“周末大调研”等活动,沉浸式、体系化、专业化打造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实践“第二课堂”,不断浓厚校园竞赛参与氛围。每年组织创新创业骨干教师团队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宣讲近20场,覆盖全校23个学院、3000余名学生
学校组建“创新创业青年榜样宣讲团”,邀请创新创业优秀校友分享参加竞赛的成长感悟。通过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训练与指导-社会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训练与指导-商业思维与竞赛实践》《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将竞赛内容系统化、项目打造具体化、教师辅导规范化,将竞赛教育落实到教学环节的同时,长效调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竞赛实践。
学校以二级学院承办各级各类关键竞赛为根基,以团委承办“互联网”和“挑战杯”系列竞赛为主线,通力打造全结构竞赛覆盖体系,确保全校学生有各类竞赛可参加。近三年,学校共组织4.3万余人次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百余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平均每年参赛学生占在校生的48%,校园创新创业竞赛氛围日益浓厚。
“四面体式”竞赛项目搭建模式
学校每年安排120万元用于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培育,结合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特质以及地方资源特点,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驱动计划(STIDP)基础上,鲁东大学探索出以项目为“重心”,以学生-老师-平台-资金为“顶点”的“四面体式”竞赛项目搭建模式。
通过走访科技处、社科处、各二级学院,学校不断壮大项目“种子库”和学生“人才库”,一方面各学院依据学科特点,对标山东省“新旧动能”发展需求,源源不断寻找大量双创竞赛“金种子”项目加入种子库,另一方面,在学生“沉浸式”调研体验、生产操作和科研实践锻炼中,选拔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实践能力、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进入人才库。
不断加强竞赛导师队伍建设,学校重点抓好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大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竞赛师资培训计划,先后邀请百余位专家进课堂开设竞赛培训班,分批遴选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外出参加培训进修,不断提升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目前,学校形成了涵盖167人的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专业化双创导师库,竭力为学生开展竞赛实践架设“高梯”。
整合校内外实践训练平台,学校已向全体学生开放69个科研实验室、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以及校内外产学研实践基地,为学生进行各类实验操作、技能开发、项目实训提供必要条件。
“金字塔式”竞赛训练管理模式
学校设置“院-校-省-国”四级竞赛项目训练机制,“院级”阶段百花齐放,“校级”阶段“百里挑优”,“省级”阶段“优中选精”,“国级”阶段“精益求精”,引导项目按照完整比赛流程要求进行集训及对抗赛,不断内化竞赛要求和标准、强化项目质量、实化团队应赛能力。
学校形成“通识教育+分层辅导+个别孵化”的“金字塔式”竞赛训练管理模式,依据项目类型和成熟度建立项目“矩阵”,聘请专家为项目分层施以针对性的项目分析、科研辅导和破题实践。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邀请50余位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多轮深度辅导;每年举办50余次大赛训练营和模拟路演活动,由浅入深不断提升团队协作力和项目质量。赛后,将成熟项目与创新创业学院和校内孵化器对接,扎实推进竞赛成果开发转化成适应市场环境的实际创业行动。
学校以“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为驱动,在“竞赛育人”新模式助推下,创新创业典型及成果涌现,培养出杨安仁、凌钢、刘倩利等全国创新创业人才典型,连续3年进入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TOP20。2020年以来,全校学生7569人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励,其中2034人次获得全国性学科竞赛奖励,5535人次获得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取得3金3银5铜,国赛金奖数、总奖牌数位居全省第一,学校获“先进集体奖”(全国仅40所高校)。在“挑战杯”系列竞赛中,学校获2项全国金奖,连续9年获山东省“优胜杯”和“优秀组织奖”。教育部简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次专题报道学校竞赛育人工作和优秀参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