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政府采购在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中容易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三方面:一是采购组织体系不科学。北京科技大学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成立以前,没有独立的采购部门,没有实行归口集中管理,做不到管采分离,影响采购政策和内控制度实施。二是采购关键环节的相互制约机制不健全。采购前、采购中、采购后做不到部门间相互监督制约,采购活动规范性差。重中间、轻两头,只关注采购环节,容易忽视预算申报和履约验收环节,影响采购效率和采购绩效。三是采购工作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手段陈旧。采购工作流程长,环节多,每个项目必然会形成很多重要文件。由于以前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手段落后,造成文件流转不畅。由于缺乏信息系统的数据支撑,项目的进度、时间节点等无法及时被掌握,数据整理和统计工作繁重,造成工作效率低、管理效能差。
为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尝试。首先,改革采购工作体制机制。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成立前,就采购管理体制机制、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调研,对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有益的吸收和借鉴。最终,我们确立了以管采分离为原则,建立健全采购决策、监管和执行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为目标,明确了成立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采购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项目管理、集中执行、强化监督的管理体制和按照限额分别执行统一采购和分散采购的工作机制。
其次,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体系。在新的采购工作体制机制下,对《北京科技大学采购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按照采购类别起草了《北京科技大学货物与服务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北京科技大学修缮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4个细则,用以分别规范货物、服务和工程的采购工作;根据工作需要起草了《北京科技大学采购代理机构、外贸代理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北京科技大学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最高投标限价、招标拦标价确定办法(试行)》等4个细则,健全和完善学校招标采购工作制度体系,做到各个采购单位、项目主管部门、使用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全链条照章办事,有法可依。
最后,建设采购工作系统。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成立以来,不断建设方便快捷的采购工作系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路”, 改善师生采购工作体验。目前采购审批系统、采购竞价平台已先后上线运行,实现采购项目执行过程阳光、公开、透明、留痕。同时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强采购各项资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高校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将采购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各项目管理部门业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对接,真正做到了采购执行前中后期全流程线上办理,完善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系统,进一步提升采购服务效能。
有了良好的制度和体系做保障,又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该校的政府采购工作有了突破和创新。在学校采购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放活力、管风险、服效率”的原则,以制度形式明确了科研教学设备的定义,改革采购方式,赋予教学科研人员更大的采购自主权,初步实现把科研人员从繁冗的采购过程及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为此,我们推出了“三放”“三管”“三服”的措施,在守住管理底线、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下放权限、提高效率,为教学科研活动保驾护航。“三放”是指:提高学校统一采购的最低限额,限额下可由采购负责人根据预算金额选取合规方式自行组织采购;放开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集中采购的限定;简化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耗材备件及相关服务论证审批流程。“三管”是指:建立管采分离、相互制约、加强内控、防范风险的工作机制;加强合同签订风险防控,分类制定合同签订要素;招标采购相关信息公开透明,做到阳光采购。“三服”是指:加强采购工作专业队伍建设,为师生采购工作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路”;不断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