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南京师范大学积极融入江苏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建设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2-10-21 09:11 围观2281次

  南京师范大学依托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融入江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深化部校共建机制,主动融入县融建设。学校以高站位、高要求深化部校共建机制,着力搭建媒体深度融合研究应用窗口、融媒人才培训实践平台。参与共建中国(江苏)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与南京市侨联合作成立媒体融合与国际创新协作研究中心,积极探索助力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有效路径,努力打造高等院校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合作共赢创新模式,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南师力量。

  发挥科研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不断整合资源、夯实内涵,切实提高服务决策水平。在助力江苏县融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下沉县级媒体指导转型升级、内容生产、产品开发,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高校助力产业发展优势,让理论更好地支持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把研究成果应用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学校与江阴、江宁、溧阳、邳州、通州、盐都等县级融媒体中心展开各类业务合作。

  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实现校地合作共赢。学校本着优势互补原则,持续拓展在人才培养改革、科学项目研究、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交流合作,构建教练研协同发展“新体系”,打造优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摇篮”,建成融媒理论研究“新高地”,实现合作共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进融媒一线;努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邀请县融专业人员进课堂,实现双向奔赴;以助力县融发展为新契机,努力践行服务地方使命职责,在全媒体人才培养、中华文明传播、乡村振兴发展等领域积极作为。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江苏连云港市政府与南京师范大学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江苏省教育厅11-30
    为推动地方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与南京师范大学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连云港市举行。仪式现场,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决策咨询、人才引进...
  • 南京师范大学创新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模式
    江苏省教育厅05-24
    南京师范大学与行业龙头企业南瑞集团,由产学研合作到成立协同育人共同体—南瑞学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效推动了行业与高校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雏形,开启了产教融合新...
  • 南京师范大学多举措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江苏省教育厅05-16
    为做好今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南京师范大学认真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明确阶段目标。学校制定2022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各学院立足院实际,根据学...
  • 河南省高校新型智库评估工作会议召开

    河南省高校新型智库评估工作会议召开
    河南省教育厅07-16
    河南省高校新型智库评估工作会议在河南理工大学召开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学胜出席会议并讲话7月8日,河南省高校新型智库评估工作会议在河南理工大...
  • STEM优秀案例校: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
    中庆优博(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0-26
    随着STEM教育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掀起了一股STEM教育学习的热潮,各地区出台各项新政策支持STEM教育学习,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南京师范大学...
  • 高校智库,如何与国家发展同步
    市场信息网08-10
    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栋4层的砖红色楼房,名叫智库楼。走进一楼大厅,墙壁上张贴着不少上海论坛历年活动的照片。围绕全球发展和重大战略性议题,每年都会有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政府、企业、高校...
  • 高校智库过热?或与国家需求和问题脱节
    《中国经济周刊》02-07
    当下高校办智库是不是过热?这是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有观点认为,大学如果对建设智库倾注太多的精力,是大学重心的错位;也有观点认为,高校智库与国家需求和问题相脱节,在智库定位上不匹配。究...
  • 信息化手段助力智慧校园论坛南京召开
    21CN06-06
    近日,由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信息化手段助力智慧校园建设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新平教授、李艺教授,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江苏省智慧教育研发中心主任尤学贵、南京市电教...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