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南大学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实施三大举措,新农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铸魂固本强根基,涵养“三农情怀”动力源。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将“隆平学长”“蚕桑院士”“油菜教师”“甜瓜婆婆”“养猪兄弟”等师生校友投身农业科研和产业发展的鲜活案例融入课堂教学,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学生“三农”情怀。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修订2000余门农科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指导教师沿循农科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每门课程每个章节设置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三维教学目标,将育人元素植根于每门课程的每个章节,打造一批有温度、有热度、有情怀的专业课堂。开展农民丰收节,打造以袁隆平院士事迹为题材的原创话剧《问稻》,创作“大地之子侯光炯”校史情景剧,用特色校园文化厚植“崇农爱农”的三农情怀。
二是提质赋能宽口径,织密“综合素养”融合网。着力推进农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建立健全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协同培养机制,开展植物生产类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专业分流培养,打通农科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每年在农科类新生中选拔热爱“三农”的优秀学生组建“神农班”,实施精英化、个性化、国际化教育,着力培养“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高层次农业拔尖创新人才。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新体系,修订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新农科建设要求全面落实在培养目标、贯穿在毕业要求、融入在课程体系,在每个专业设置包含大国三农、中华农耕文明、智慧农业在内的新农科课程组,强化农业通识教育。按照“一产为基,接二连三”的思路,在相关农科类专业增设农产品加工、贸易物流、经营管理、乡村治理等课程,提升农科学生专业复合能力。鼓励农科学生自主学习、广泛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创业实践,实施辅修专业选学、微专业选修、跨专业选课、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等制度,为学生个性成长提供广阔空间。要求每位农科学生必修2个国际课程学分,每年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国际化课程,让农科学生“足不出校”选学世界一流课程。
三是服务三农重实践,打通“协同育人”创新链。深化农科教协同育人,牵头发起成立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联盟,与四川农业大学共建成渝乡村振兴学院,与合作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培养农科人才。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多学科交叉、多专业综合、全产业链融合、现代农业形态集成的实践教学综合体,建成6个国家级科教融合实践育人基地、60余个高质量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与农业企业、地方政府共建200余个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和“顶岗实习支农”工作点,每年选派1000余名学生开展顶岗支农实践。建成农科学生常驻的科技小院7个,着力打造成为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育人实践平台。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助力乡村振兴、长江十年禁渔、2020年疫情防控支农等专项实践。围绕“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青春唱响双城记”等主题,搭建“重点团队—校队—院队—小分队—个人分散”五级梯队,每年暑期组织2000余名农科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农村一线,开展与服务三农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帮助农科学生立志向、长本领、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