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探索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基础教育师资路径,集中优质资源定向培养一批“四有”好老师,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聚焦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践行教育强国使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等特色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充分发挥师范类高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等工作要求,举办“百校行”西部基础教育服务对接活动,由学校领导带队,组织专家学者、职能部门负责人等深入西部12个省(区、市)以及海南省149所中小学、幼儿园调研走访,精准对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深入实施“国家优师计划”,为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定向培养卓越教师,2022年面向22个中西部省份招收650名国家优师计划师范生,其中,中部地区生源占35%,西部地区生源占65%,招生专业覆盖全部13个中小学主要学科。设立“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激励两代师表群体为西部基础教育作出更大贡献。实施“师范生铸魂工程”,建设教育博物馆、“红烛”校史馆作为师德涵养教育基地,举行师范生入校宣誓活动,上好师德教育“开学第一课”,将树立教育报国志向、实现教育强国梦想的“西部红烛”精神与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涵养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职业情怀。
聚焦素质能力,坚持实践导向,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对接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短板和需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加强一流学科专业教育与一流教师教育,推进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和师范性融合发展。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提高师范生适应信息化教学能力。开设“中西部乡土社会认知”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乡土社会系统的、历史的整体把握和认知,激发服务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热情。开设“中西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专题”“信息化教学实践导论”“中西部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等课程,助力优师计划师范生提升从教能力。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完善优师计划实践体系。联合基础教育学校,将优师计划师范生部分课程延伸到中小学课堂,在真实的情境中观摩基础教育课堂及课程改革现状,支持优师计划师范生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开设“中西部教育实践与社会调查”实践课程,开展教育实践与社会调查的沉浸式体验教育等。探索构建“专题实训+专家指导+名师引领+教学实践+等级考核”的五位一体实训模式,强化师范专业能力实践训练,建立健全贯穿培养全过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中华经典诵读和汉字书写为核心,推动实施“工作坊课程+研习实践+成果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不断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
聚焦持续发展,坚持协同育人,拓展职业发展道路。持续深化协同育人,推动构建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与高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从专业教学向未来优秀教师培养转变。在落实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完善学科教师择优补充和基础教育教师兼职机制,加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聚焦中西部基础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鼓励教师参与决策咨询,持续打造《中学教学参考》等基础教育学术期刊,设立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服务引领西部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持续提升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的时代内涵。全力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中小学教师资格免试认定以及就业指导的服务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师范生继续教育”机制,建立毕业师范生职后发展档案和跟踪指导模式,通过在线平台等方式持续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培养培训活动,优先吸纳履约任教的毕业师范生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通过访学交流、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持续支持毕业师范生职后发展。举办“红烛讲坛”“师表讲坛”等系列讲座,开展“我在西部当老师”“西部红烛为祖国闪耀”等融媒体宣传活动,发掘优师计划师范生从教典型,持续关注师范生扎根基础教育一线的感人事迹,增强师范生的使命感荣誉感,坚定扎根基层、扎根西部、教育报国的深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