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通过全面推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着力解决学校布局不优、教学资源配置不均、教师队伍竞争力缺乏、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难题,努力探索符合汤阴县实际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抓住“三个关键”,做足改革准备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机制,成立汤阴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等多项配套性文件,按照确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分类有序推进改革。
广泛动员摸底。通过学校行政班子会、教职工大会、民意调查等方式,对“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政策知晓率达100%。同时,及时召开宝兴县“县管校聘”优化学校布局工作研讨会,对改革内容进行较大范围的摸底调查,再结合摸底调查情况进行社会风险性评估,确保改革有力有序推进。
优化学校布局。以“规模办学、集中办学、效益办学”为基本思路,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村级建制调整和学生生源流动情况,将全县35所公办学校优化调整为8所中小学、1所公办幼儿园、N所私立幼儿园的“8+1+N”模式,优化调整后学校常规运行经费减少285.42万元,同比减少32.82%,有力提升学校运行管理效率。
聚焦“三个层级”,分步开展竞聘
规范校长聘任。通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竞职演讲、业绩考察、民主测评、教育主管部门考核以及组织考察和公示等环节,完成8所中小学校长职位两轮公开选拔聘任工作,从22名竞选者中选聘8名年富力强、勇于担当、业务精湛的新任校长。尝试中心集镇学校校长兼任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实现三个校区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等方面的协同管理。
规范校班子聘任。采取内部推选、公开选拔、公开竞聘演讲等方式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聘任,规范中小学校中层机构设置和学校领导人员职数管理及聘任,目前全县校领导由135人减少至85人,同时各校还设置了学校纪检监察室,严格监督校领导班子行为。
规范教师聘任。按照“条件成熟一个、审批通过一个、组织开展一个”的方式,对全县8所中小学校行政管理岗位、班主任岗位、教学岗位进行公开竞聘,517名教师完成竞聘上岗,分流教师171名,全部稳妥解聘62名临聘教师。
关注“三个环节”,合理配置资源
统一调配师资。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要求,根据生源变动情况,每年统一调配教师,并实行“备案制”管理,完成611名核定教师编制统一调配。改革后,教师优化配置率达28%,临聘教师全部解聘,学校厨房、生管等从业人员减少71%。
规范课时配置。严格按照国务院对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对学校教师结构与教学岗位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教师工作饱和度,小学教师的周课时量从11.75节提高到14.26节、提高率达21.4%,中学教师的周课时量从10.99节提高到12.91节、提高率17.5%,高中教师周课时量从9.76节提高到11.99节、提高率达22.8%,全面实现教师结构与教学岗位相适应。
规范教师流动。制定并实施《宝兴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全面加强教师交流轮岗、调入(调出)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教师队伍稳定,目前已对全县58名教师进行了规范流动。
建立“三项机制”,常态深化推进
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建立以师德和业绩为导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通过考核评价,对没有竞聘上岗且不愿意统筹调剂的,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待岗培训,培训期不超过12个月,培训结束后仍未能竞聘上岗的,年度考核确定为不合格,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岗位,连续两个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按程序予以解聘。
建立轮岗交流机制。制定完善派遣制度、召回制度、竞聘制度“三种制度”,将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对优质教师实行校与校轮岗交流,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切实解决学校结构性缺编问题,教师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建立培训帮扶机制。与省级名师专家团队合作,全面实施宝兴教育三年“夯基”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国培计划”培育作用,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集中培训,目前已完成8名学校校长、26名校级班子成员、483名教师全覆盖培训;加强与全市优秀学校的结对帮扶,由帮扶学校省级或市级优秀校长入校诊断培训,目前帮助发现整改问题21个,提出优质意见建议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