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至21日,第二届国际纳米分析研讨会在的德国慕尼黑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德国attocube systems AG公司主办,Quantum Design中国承办中国区的在线会议,大会汇集了全名校和研究机构的200名科学家到场出席以及5000名在线观众线上参会和交流。本次会议对前沿科学话题进行探讨,旨在推动s-SNOM散射式近场光学技术在纳米分析领域的发展。大会由neaspec品牌的创始人Rainer Hillenbrand教授(西班牙纳米科学协同研究中心)揭开了序幕。
Rainer Hillenbrand教授着重介绍了s-SNOM散射式近场光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详述了在可见光波段、红外波段和太赫兹波段的如何用s-SNOM实现纳米成像和纳米光谱采集的原理和应用。作为neaspec品牌创始人,Rainer Hillenbrand教授总结了neaspec品牌设备在材料化学组成分析、生物及大分子二构象、半导载流子表征和二维材料化基元等方向研究的突出贡献。同时,Rainer Hillenbrand教授在基于neaspec的纳米成像和纳米光谱综合分析平台上对于分子振动光谱和纳米光子晶体及器件的分析表征进行了展望。
来自巴西同步辐射光源线站((LNLS))的Raul Freitas教授介绍了线站红外宽带光源与neaspec系统结合后在纳米红外光谱和纳米红外成像表征方面取得的成果。通过同步辐射光源对红外光谱工作范围的拓宽,该线站在生物医药、前沿量子材料、能源材料和光学材料的研究方向取得了特成果。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Markus Raschke教授介绍了在范德华材料体系强耦合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进展。基于neaspec品牌的s-SNOM在纳米尺度对超快光源进行操控,实现了高时空分辨纳米光学成像和光谱研究。在红外波段指纹区对特定的声子化和在可见光波段对激子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并探讨了其中和纳米结构关联的反常现象,以及其对应在纳米成像和信息传输方面的潜在应用。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Aleksandar D. Rakić教授着重介绍了在太赫兹应用领域s-SNOM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材料的各种基本激励和低能量模存在于太赫兹部分——电磁频谱范围在0.1-10太赫兹,s-SNOM与太赫兹源的结合能够有效突破太赫兹频段的衍射限并在,进一步推动了太赫兹光学成像和光谱在各个学科的应用。Aleksandar教授提出一种太赫兹探针诊断方法,该方法去除了探针几何形状和特征的依赖性,能够有效直接提取材料的介电常数,并在无机半导体、介电材料和生物结构等应用上取得了成功结果。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 Fritz Keilmann教授,同时也是neaspec品牌的创始人详述了在原位液相和活体环境下s-SNOM的光学超分辨成像和光谱探测。通过采用10 nm厚度的SiN液池,能够将现有的neaspec设备系统应用到液相环境和体系的研究中,对于发展无标记、非损伤式的超分辨光学探测手段做出了突触贡献。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Dmitri N. Basov教授介绍了s-SNOM在低温方向的应用,通过自主搭建与neaspec商业化平台相结合,实现了太赫兹波段、中红外波段和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三个频段低温SNOM的应用,有效开展并大的推动了低温材料在低温领域的进展。
后,由neaspec品牌的席技术工程师Robert Stabla介绍了全新的产品线——纳米成像与光谱分析平台neaSCOPE,采用全新的模块化设计,能够支持s-SNOM、nano-FTIR、Tapping AFM-IR、Ultrafast nanoscopy、TERS\nano-PL和Synchrotron nanoscopy等模式。进一步通过搭载多关联功能通道能够实现与AFM功能的结合,能够支持KPFM、c-AFM、PFM、TFM、nano-TA和纳米光电流photo-current等模块功能。后,Robert介绍了新的neaSCAN 2.0操作软件系统,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操作软件,能够让用户快速熟悉多种模块的功能和切换,通过一键导航式操作流程,能够让用户轻松同时采集样品的纳米光学和力学信息。neaSCAN 2.0配有多国语言,支持全中文界面的交互操作。
会议现场:
现场用户操作教学:
Poster环节:
相关产品:
1. 超高分辨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neaSNOM
https://www.caigou.com.cn/product/20160315768.shtml
2. neaSCOPE纳米光谱与成像系统
https://www.caigou.com.cn/product/2022031114.shtml
3. 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仪-Nano-F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