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州学院坚持“让学生普遍享有系统、专业、及时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理念,实施“四二三五”计划,努力实现校园内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可获得任何所需的心理知识和服务的“5W”工作目标,打造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宣传教育为先导,做到“四走进”
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广场、进网络、进宿舍,打造全媒体时代的立体化宣传格局。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10余门;结合国际精神卫生日、国际幸福日等主题,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坚持做好春夏秋冬四季主题宣传,平均每年印发宣传材料2万余份;编辑发行心理健康教育报刊《心闻月报》28期28000余份,加强新媒体“两微一站”等网络平台建设,粉丝量突破34000人,发表文章1200余篇,阅读量达2300万次;建设“寓·心家园”项目,开拓学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发动心理观察员和心理守护员在宿舍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宿舍成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前沿阵地。
主题活动为平台,做到“两突出”
突出学校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思路解决活动精英化、同质化、形式化等问题。打造有深度的主题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被列为学校年度重点工作,“新鲜人助跑计划”帮助大一新生共同开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心理健康志愿者行动、国际幸福日、国际精神卫生日、大儿童运动会等精彩纷呈;打造有影响的品牌活动,“滨院微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身边体验感动,“身心合一”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大健康观”,在活动中舒展身体,滋润心灵;打造有亮点的特色活动,实施“一站一精品”计划,指导各二级学院认真研究本单位学生心理特点,开展了一大批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在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节中获得46项表彰,其中十佳类奖项8项。
心理援助为保障,做到 “三及时”
及时排查、及时跟踪、及时干预,坚持精准、动态帮扶。学校视及时排查为“雷达站”,每学期开展全校心理状况普查,并不断完善新生心理普查体系,依托二级学院和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动态排查,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月报制度”,实现心理问题排查全员覆盖,一个也不能少;视及时跟踪为“警戒线”,五级网络人员对排查出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实行全时段关注,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实现跟踪服务一刻也不能停;视及时干预为“安全伞”,根据工作形势和上级最新要求,修订《滨州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办法》,加强与当地3家医院精神科合作,畅通校医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让遭遇心理危机的学生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诊疗和帮助,保障学生身心安全。
五级网络为支撑,做到“全覆盖”
作为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扎实落实体制健全、机制有效、队伍专业、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等建设目标,在地区和领域内具有引领与辐射作用,在省内具有示范效应;实施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五位一体”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辅导站从“建起来”到“活起来”“强起来”;将公寓楼管培养为“心理观察员”,每年开展两次技能培训,使其具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提供支持等专业能力;重视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守护员等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系统培训实现其“持证上岗”,通过技能大赛、案例督导、工作交流等途径提升业务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两次被评为全省十佳心理社团,3名学生获评全国百佳心理委员,2人当选全国百佳心委论坛副主席。学院申报的《实施“四二三五工程”,构建沉浸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立项“2020年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精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