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温州市教育局起草了《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并于8月5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至温州市教育局计划财务处 。联系人:周杨,电子邮箱:couniter@qq.com,联系方式:0577-88636309,联系地址:温州市鹿城区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局
2021年7月7日
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2021年6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一)过去五年的成就…………………………………(01)
(二)未来五年的展望…………………………………(04)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05)
(二)基本原则…………………………………………(06)
(三)主要目标…………………………………………(06)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建设“未来教育”体系……………………(08)
1.优化教育规划布局
2.积极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
3.提高县域教育现代化水平
4.打造“未来教育”标杆样本
(二)加快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11)
5.构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体系
6.提升学前保教质量
7.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2)
8.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9.增强优质教育集群效应
10.推进初中全面提升
(四)推进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13)
11.优化普通高中发展结构
12.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
13.深化招生考试改革
(五)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14)
14.建设温台职业教育高地
15.构建优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
16.加快产教融合发展
17.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
(六)建设浙南高等教育高地…………………………(16)
18.实施高校结构优化行动
19.实施高校内涵提升行动
20.实施高校学城联动行动
(七)完善全民终身教育推进机制……………………(18)
21.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化发展
22.推进终身教育数字化发展
23.推进终身教育融合化发展
(八)加快特殊教育融合延伸发展……………………(19)
24.加快特殊教育资源扩面
25.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26.全面推进融合教育
(九)完善“五育”并举、协同育人体系…………………(20)
27.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8.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
29.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
30.实施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提升行动
31.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十)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集聚地……………………(23)
3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33.实施管理与教学“双名”校长培养行动
34.加强教育人才引育
35.深化中小学教师管理综合改革
36.大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十一)构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格局………………(25)
37.加快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
38.推进重点领域交流合作
39.打造“留学温州”品牌
40.推进名优教师海外研修
41.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帮扶工作
(十二)完善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27)
42.强化依法治教
43.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44.推进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45.深化教育评价改革46.构建智安校园立体管控体系四、保障机制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28)
(二)落实教育投入优先保障…………………………(29)
(三)深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29)
(四)营造教育发展良好氛围…………………………(29)
“十四五”时期是温州在全面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后,乘势而上高水平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的第一个五年。根据《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温州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等政策部署要求,特制定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阐明未来五年温州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工作重点、实施路径,是政府履行教育发展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打造温州教育高地的重要指引。一、规划背景
(一)过去五年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温州坚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均衡、质量、问题、改革、民生为导向,实施温州教育“十大工程”,开展“补短板、育亮点、树标杆”专项行动和基础教育提升系列三年行动,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新成效。
——教育总体水平达到新高度。所有县(市、区)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38%,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7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2%,特殊教育十五年入学率达91.7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投入957.46亿元,年均增幅达19.29%,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和城乡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进入全省前列。
——各级各类教育迈上新台阶。新改扩建幼儿园393所,新增学位10.61万个,所有乡镇(街道)实现公办园全覆盖,等级幼儿园占比达99.1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91.91%。建成投用中小学项目368个,建成校舍面积474万平方米。义务教育“薄改”项目数、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达98.6%,集团化办学比例达85%,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实施普通高中“分类办学”改革试点,省特色示范高中(公办)比例达90%。特殊教育实现义务教育中重度以上“三残”儿童少年集中教育、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全覆盖。职业教育建成现代化专业群(链)10个,省等级职校(公办)比例达100%。在温高校在校生规模增加43.4%,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全市省级标准化成人校、示范学习型城市覆盖率均达100%。
——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率先全省出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打造“四品八德”“新青年下乡”等育人品牌,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德育工作典型。深化课程变革、课堂变革,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一段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温州列为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坚持“健康第一”理念,体育美育、劳动研学实践、评价体系建设、“明眸皓齿”工程等取得显著成效。
——教育综合改革彰显新动能。“未来教育”体系建设全面启动。民办教育政策体系迭代升级。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全面推进,全市所有中小学实现“一校一章程”。市区办学体制全面理顺,多年难题平稳解决。温州列入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名单,“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度融入教育公共服务领域。实施“智安校园”建设三年行动,学校疫情防控、智慧管控、联防联控等机制发挥良好作用。实施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与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上海嘉定等地区合作全面深化。
——师资队伍建设激发新活力。全面实施“思想筑基、师德铸魂”专项教育活动,培育了一批师德楷模、最美教师。实施瓯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三层次”骨干教师达10650人次,增幅77.5%,教师培训年均参与量达21万人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持续领跑全省。全域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教师职业生涯全周期服务改革、教师关爱工程等,名优教师、毕业生招引和骨干教师交流力度连年加大,教师待遇等得到有效保障。
温州教育“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规划目标 | 完成情况 |
1 | 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比例(%) | 100 | 100 |
2 | 学前教育入园率(%) | 99 | 99.38 |
3 | 等级幼儿园占比(%) | 98 | 99.12 |
4 | 普惠性幼儿园占比(%) | 85 | 91.91 |
5 | 义务教育巩固率(%) | 100 | 100 |
6 | 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 | 98 | 98.6 |
7 | 高中阶段入学率(%) | 98 | 98.74 |
8 | 普通高中(公办)省级特色示范学校比例(%) | 85 | 90 |
9 | 中职学校(公办)省等级学校比例(%) | 100 | 100 |
序号 | 指标名称 | 规划目标 | 完成情况 |
10 | 特殊教育十五年入学率(%) | 90 | 91.79 |
11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60 | 62 |
12 | 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万人) | 10.5 | 12.02 |
13 | 省标准化成人学校覆盖率(%) | 100 | 100 |
虽然温州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对照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更美好教育的期盼,仍然存在一些短板,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待加强,教育设施规划布局还不够完善,学前、义务教育优质公益资源不足,职业、高等教育服务地方机制仍不健全,高水平大学引育有待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五育”并举、协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名师名校长队伍有待壮大,教师队伍整体竞争力还不强。
(二)未来五年的展望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一轮变革。“十四五”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衰退风险,国际竞争更加凸显人才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中国新发展格局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浙江省要打造“全面展示中国特色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温州市正努力建设“五城五高地”,全力“做强第三极、建好南大门”,教育的重大民生保障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必须得到更大提升。
——优质教育需求迎来新一轮高峰。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00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75%,预计在2023年,出现适龄儿童就读小学高峰。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伴随城镇化进程和“全面三孩”政策实施,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将全面增强,从要求基本均衡向追求高位优质均衡转变,更加期待“家门口就有好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有好教师”“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加迫切需要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教育教学变革面临新一轮浪潮。国内外都在抢占“未来教育”发展制高点,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叠加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重塑教育形态,教与学的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以学生为中心”将进一步取代“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
——教育治理体系开启新一轮升级。教育发展生态进入深度优化期,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基础性、规范性、保障性作用将更加凸显,迫切需要健全优先发展、科学决策、整体智治、社会参与等教育治理机制,破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定“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水平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总目标,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发展,着力打造温州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为温州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为2035年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红色领航、立德树人。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坚持教育优先、优质均衡。落实教育布局规划优先、设施建设优先、投入保障优先,健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结构优化等机制,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共同富裕强化教育支撑。
——坚持服务大局、学城联动。积极对接城市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衔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扩大教育对外合作交流。
——坚持系统观念、创新驱动。聚焦新理念、新技术、新挑战,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化数字赋能、项目支撑,增强动能、厚积势能、提高效能,当好全省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三)主要目标
加快打造教育高地,到2025年,温州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建成供给更加充分、城乡更加均衡、育人更加优质、服务更加高效、治理更加科学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温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本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和人才保障。
“十四五”温州教育发展主要指标
维度 | 主要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
高品质发展 | 幼儿园在园幼儿(万人) | 29.9 | 30 | ||
义务教育在校生数(万人) | 91.5 | 95 | |||
高中段在校生数(万人) | 21.6 | 24 | |||
高等教育规模(万人) | 本专科在校生数 | 12.02 | 15 | ||
研究生在校生数 | 0.68 | 1.3 | |||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万人次) | 150 | 200 |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0.2 | 12 | |||
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平均指数 | 70.74 | 80 | |||
省现代化学校(所) | 53 | 600 | |||
中小学校舍面积(平方米) | 生均占地面积 | 28.72 | 30.72 | ||
生均建筑面积 | 15.59 | 17.59 | |||
高水平均衡 | 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比例(%) | / | 100 | ||
学前教育入园率(%) | 99.38 | 100 | |||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 35.47 | >50 | |||
优质幼儿园(一、二级)覆盖率(%) | 61.98 | >80 |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 | 91.91 | >90 | |||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比例(%) | / | 60 | |||
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 | 98.6 | 99 | |||
乡村“小而优”学校创成率(%) | 80 | 100 | |||
校际优质均衡系数 | 小学段 | 0.30 | 0.25 | ||
初中段 | 0.25 | 0.20 | |||
适龄持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 学前段 | 90 | >90 | ||
义务段 | 99 | >99 | |||
高中段 | 85 | 95 | |||
维度 | 主要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
高质量育人 | 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年) | 14.7 | 15.5 | ||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 | 98.74 | >99 |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62 | 70 | |||
温籍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格率(%) | 91.8 | 94 | |||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 51.94 | 50 | |||
在温高校研究生学位授权单位(个) | 硕士研究生 | 4 | 5 | ||
博士研究生 | 3 | 4 | |||
在温高校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个) | 10 | 14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个) | 13 | 40 | |||
学历留学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总数比例(%) | 1.2 | 2 | |||
高素质队伍 | 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 | 初中 | 5.6 | 12 | |
普通高中 | 14.5 | 25 | |||
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 | 幼儿园 | 30.9 | 55 | ||
小学 | 82.4 | 95 | |||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 | 中职 | 87.89 | 90 | ||
高职 | 82 | 90 | |||
每百名中小学生拥有骨干教师数(名) | 0.7 | 1.2 | |||
专任教师拥有境外学习研修经历比例(%) | 义务段 | 1.3 | 3 | ||
高中段 | 2.56 | 10 | |||
高校段 | 32 | 35 | |||
高平台支撑 | 教育技术装备生均投入(元) | 1200 | 1600 | ||
智慧校园覆盖率(%) | / | 90 | |||
基于技术的教与学方式变革试点(个) | 70 | 400 | |||
新型教学空间(个) | / | 12000 | |||
县(市、区)骨干教育网万兆光纤覆盖率(%) | 25 | 90 |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建设“未来教育”体系
1.优化教育规划布局。聚焦打造千万级人口城市背景下的教育配套设施供给侧升级,结合未来城区、未来乡村、未来社区等建设,统筹测算和分析常住人口与学龄儿童变化状况,科学修编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设施项目用地指标,完善规划刚性执行机制。按照“未来学校”要求,推进新校建设、老校焕新,提高教育设施配置标准和建设品质,实施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307个,建成校舍面积407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公办幼儿学位5.9万个。
2.积极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制定区域智慧教育发展指数评估体系和智慧校园2.0建设标准,推进教育新基建,加快提升校园智能环境。建设“智慧助教、智慧学伴”云平台,深化基于技术的教与学方式变革试点,建立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州研究院,发展优质在线教育。深化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推行教育数字专员和学校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激发多主体参与建设和开发智慧教育应用的内驱力,以数字治理和全民数字学习为重点,加快建设温州教育“数字大脑”,推进数据融合,丰富应用场景,强化信息安全,积极构建“教育智治一张图”服务体系。
专栏1:教育新基建
普及推进学校新型教学空间建设,加快“馆校通”建设和应用,提升学校信息化配置、智能化管理水平。到2025年,创建智慧校园示范校150所、新型教学空间12000个、基于技术的教与学方式变革试点400个,实现智慧校园达标校和5G校园全覆盖,推进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形态实现深刻变革,打造形成温州智慧教育生态体系。
3.提高县域教育现代化水平。聚焦县域教育现代化水平、基础教育生态监测,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发挥监测结果的示范引导和反馈改进功能,督促推动各县(市、区)政府科学履行教育职责,加快精准补短提升。积极创建省现代化学校。
4.打造“未来教育”标杆样本。优化顶层设计,健全“未来教育”发展体系、制度体系、评估体系,强化项目培育,打造区域和学校层面“未来教育”创新样态、标志场景,培育“未来教育”创新区6个、窗口校100所,提升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在全省全国的品牌影响力。
专栏2:“未来教育”体系建设五大行动
“未来学校”建设。聚焦课改供需度、五育匹配度、场景智能度、空间开放度、文化标识度等“五度空间”新样态,提升学校建设标准,引领全市学校新改扩建,培育“未来教育”窗口校。
“未来学生”培育。健全大中小幼育人一体化体系,完善核心素养培育机制,彰显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培养全球视野的善行者、自强不息的健行者、学会学习的智行者、敢为人先的创行者。
“未来课堂”变革。深化课程改革、精准教学,建设情境、交互、体验、反思为一体的深度学习场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未来教师”培养。完善与未来教育趋势相衔接的研训培养模式,打造“教育家型”校长、“德才双优型”教师、“导师型”班主任等三支队伍,优化教育人才引育环境。
“未来社区”服务。聚焦全方位学习空间、全龄段社区课堂、全时段学习环境等建设,提升教育资源与社区紧密度,积极建设全开放、智慧化、一站式实体运作的“幸福学堂”,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协同机制。
(二)加快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
5.构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体系。依据县域行政区域内幼儿数量变化和群众就学需求,加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扩面,积极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五同步”要求,拓宽办园渠道,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建立健全民办幼儿园质量评估管理、普惠性幼儿园服务区等制度,支持鼓励民办幼儿园提供优质普惠服务,扶持和认定一批与公办幼儿园“同级同价”“同级同质”的公益幼儿园。
6.提升学前保教质量。以一级园和二级园创建为抓手,持续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办园内涵,扩大优质幼儿园覆盖面。建设温州学前教育云管理平台,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完善学前教研机制,加强园本化课程建设。实施“点亮乡村童年”计划,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共同体建设,全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 的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专栏3:点亮乡村童年计划
实施薄弱幼儿园改造提升攻坚、乡镇公办中心园联盟、“九把钥匙”课改实践、农村园长成长孵化、乡村“窗口园”共建等五大行动,因地制宜开展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实践探索,提升乡村幼儿园办园水平。
7.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完善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科学核定办园成本,统筹制定财政补助和收费政策,健全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和家庭共担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8.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为抓手,扩大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师资均衡配置,显著缩小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水平差异。高质量建设“未来乡村”教育场景,推进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严格落实“公民同招”,完善入学信息发布、招生预警等机制,优化“入学掌上通”、校内课后托管等服务。全面保障持有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公平享有在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专栏4: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聚焦“小而美”,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面貌。聚焦“小而特”,推进教学新常规项目、小班化教学、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聚焦“小而专”,加大乡村教师招引力度,建立“跨校走教”等机制,倾斜支持乡村教师评职评优,落实待遇保障。聚焦“小而精”,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精致管理。到2025年,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经验成为全国典型。
9.增强优质教育集群效应。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逐步推进城区学区连片学校集团化办学或组件办学联盟,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 结对帮扶。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进城区学校与镇区、乡村学校结对共建全覆盖,鼓励优质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参与跨县域教育共同体建设,重点扶持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学校培优提质。
专栏5: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以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等三种模式为主的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加快集团化办学扩面提质。到2025年,全市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各县(市、区)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比例不低于50%。
10.推进初中全面提升。加大财政资金对初中学校的倾斜力度,调整和提高初中拨款标准。完善区域内初中布局规划,推进初中学校向中心城镇集聚、资源向寄宿制农村初中学校倾斜。新建初中规模不超过42个班级,严格控制班额。完善初中学校主动发展机制,显著提升薄弱初中办学水平。到2025年,1/3 的初中创成省现代化学校。
(四)推进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
11.优化普通高中发展结构。通过规划新建、存量优化、内涵提升等方式,解决普通高中学位供给不均、普职不协调等结构性失衡问题。按照普通高中向县城集聚、每年段办学规模控制在8-20个班级的要求,整合提升一般普通高中,推动薄弱普通高中转型发展。加大民办普通高中扶持和规范提升力度。
12.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积极引导普通高中立足科技、人文、社科、体艺、语言、传媒等不同领域,加快错位、多样化发展。重点支持10所以上特色普通高中打造学术高中,加快建设特色学科和特色项目基地。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建设,完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加强特色课程开发,支持普通高中与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专业团体和社区等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合作。设置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专项经费,制订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
13.深化招生考试改革。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结果、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考试招生录取制度,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定向分配名额比例达到60%及以上,且实际招生比例不低于60%,逐步扩大学术高中、特色高中、特色学科和特色项目基地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五)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14.建设温台职业教育高地。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民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新动能,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实体化职教集团试点,完善协作开放的职业培训体系,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大脑”,建设“公私合营、中高贯通、产教融合、中外合作”的职教综合体,加快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到2025年,打造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3个以上、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25个以上,建设产业学院5个以上,完成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600项以上。
15.构建优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提升工程,围绕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新迁扩建中职学校23所,推进办学条件全面达标行动,构建形成“一体(市区职教圈)两翼(南:以瑞安为核心的职教圈,北:以乐清为核心的职教圈)”的职教格局。对接温州及长三角“产业地图”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提升中职学校面向我市“5+5”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到2025年,创成省级“双高”中职学校(专业)25个。强化普职融通,建立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
16.加快产教融合发展。坚持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专业等“五业”联动发展,突出德技并重、理实一体,实施校企共同体“十百千万”工程,健全职业院校专业准入、预警、调整和退出机制,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等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和服务能力。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推进职业培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新温商新瓯匠”培养工程,推进温商精神传承、工匠精神培育。
专栏6:校企共同体“十百千万”工程健全以企业为主导、职业学校为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到2025年,建成10个“校企双主体”办学改革示范点、100 个高水平多功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0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培育1000名产学研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每年校企联合培养10000名现代学徒。
专栏7:“新温商新瓯匠”培养工程大力弘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加强职业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温商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到2025年,培育“新温商新瓯匠”培养对象200 名、优秀教师200名,打造“新温商新瓯匠”孵化园50个。
17.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加强中高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实施、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衔接,深化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支持鼓励乐清、龙港、永嘉和平阳等地结合地方支柱产业需求,探索中高职一体化新型职校建设。到2025年,中高职(中本)一体化贯通培养规模比例达30% 以上,中职学生升入高等学校比例达60%以上。
(六)建设浙南高等教育高地
18.实施高校结构优化行动。推进在温高校扩容增量,做大做强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大学,全力推进温州理工学院高质量办学、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转设发展,创办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温州分院,办好温医大阿尔伯塔学院。推动高职院校到龙港、永嘉、乐清等地办特色二级学院或县域产业学院,在浙南产业集聚区争创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与地方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产教融合示范区。加快推进温州肯恩大学、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续(扩)建,推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瑞安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探索筹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温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实施高校内涵提升行动。实施学科专业建设“登峰提质” 工程,引导和促进各高校聚焦不同类型、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打造1-2个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学科和专业。支持温州医科大学药学和临床医学等优势学科争创“双一流”,培育精神医学、儿科学、老年病学等新一批优势特色学科。推进温州大学“省市共建”省重点高校建设,积极创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以侨为特色高校。推进温州肯恩大学硕博士专业培养,积极创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推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加快建设全国全省“双高”,探索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支持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建设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支持温州商学院争创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推动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省内安防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标杆院校。支持温州城市大学加强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学前教育专业。
专栏8:学科专业建设“登峰提质”工程温州医科大学药学晋升A类学科,临床医学达到B类以上,提升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等学科水平。温州大学做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资源与环境等学科,晋升B类学科1个以上,水域生态学等优势特色学科达到水平。稳固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现有10个学科在ESI全球排位次,力争新增免疫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行列,新增进入全国前30%的学科5个。温州肯恩大学、温州理工学院等实现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零” 的突破。在温高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数量达到40个以上,建成一批省级“登峰学科“,创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15个以上。
20.实施高校学城联动行动。紧密围绕“一区一廊一会一室” 创新格局,实施“产学研创用”学城联动工程,建立高校与地方协作攻关、开放共享机制。成立温州市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全市高校专业目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育和毕业生留温力度。充分利用浙大、国科大温州研究院等院所优势,加强基础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高校发挥优势,加强与基础教育合作。到2025年,在温高校毕业生总体留温率达到42%以上,其中高职院校留温率达到60%以上。
专栏9:“产学研创用”学城联动工程根据高校“高精尖缺”人才需求,面向全球靶向引进全职院士2人,引育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引才计划、“杰青”“优青”、长江学者以及海外引才项目入选者等国家级人才40人以上。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个以上,省级平台12个以上。实施高校高水平发展项目激励行动,新建高校市级协同创新中心14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基地30个、特色优势专业(群)25个。
(七)完善全民终身教育推进机制
21.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相关团体支持、社区主动融入、市场有效介入和群众广泛参与的终身教育发展体系,升级劳动者终身职业素养培养系统,探索建设各类教育相互衔接贯通的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制度。推进老年教育提质扩容。
22.推进终身教育数字化发展。发挥线上优势,优化温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拓展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开展“线上+线下”职业教育培训,积极参与构建长三角数字化学习圈。到2025年,建成50个职业技能网络培训基地、50 个数字化全民学习体验基地。
23.推进终身教育融合化发展。聚焦“未来社区”建设,加快建设与终身教育需求高度融合的教育场景,推进社区学校建设,打造社区学习品牌矩阵。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建设的理论研究、政策咨询与服务指导。到2025年,新增市级示范社区学校30所、“未来社区”学习场景品牌30个,省级现代化社区学校覆盖率达50%以上。
专栏10:老年教育提质扩容
加快推进老年教育机构建设,到2025年,所有乡镇(街道)实现老年教育机构全覆盖,建成50个多功能城乡社区老年“学习e站”、50所示范老年大学(学堂)、50个老年教育培训品牌,“线上+线下”老年教育培训60万人次以上。
(八)加快特殊教育融合延伸发展
24.加快特殊教育资源扩面。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新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7所,创成省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7所,推动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全国领军学校。扩大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范围,探索增加自闭症儿童、多重残疾儿童、重度残疾儿童等招生类别,鼓励有条件的儿童福利院设立特殊教育班。
25.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健全覆盖各学段的残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市县两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完善残疾儿童筛选、评估、入学等工作机制,全面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增强特殊教育教科研能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数字化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构建普特融通的衔接课程和随班就读的支持性课程体系。完善特殊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加快推进个别化平台使用与管理,构建适合残疾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26.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支持各级各类普通学校积极创设融合环境,接纳残疾学生就学,建设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全面实施“特教学校+卫星班”教育模式,确保每所特殊教育学校至少附设1个“卫星班”。推进构建融合教育为主、定点定时服务为辅、面向所有残疾幼儿的学前特殊教育新格局,制定符合残疾学生特点的毕业考试制度和高中段教育学籍管理等制度,促进特殊教育向学前、高中段两头延伸。
(九)完善“五育”并举、协同育人体系
27.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突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全面完善“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模式。聚焦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实施“价值观引领未来”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突出“四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浙江精神、瓯越文化和新时代温州人精神传承,全面推进大中小幼思政育人一体化体系建设,打造新时代思政育人区域样本。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专栏11:“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模式
“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四课”:课程改革、课堂变革、课业轻负、课外拓展;“五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专栏12:“价值观引领未来”工程到2025年,系统研发形成“瓯越文化与价值观教育”地方课程体系,培育区域品牌性价值观教育基地学校100所,推出价值观教育典型创新案例300项,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思政育人成果。
28.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大力建设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常态监管。实施中小学第三轮课堂变革行动,推进素养为本“未来课堂”、“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素养评价”等项目,深化作业变革,规范考试,实现减负、提质良性循环。打造“学问通”名师在线等云端学习平台,形成“优质课程在身边”泛在化教育格局。实施“共享科研”计划,整合教研和师训力量,完善区域、校本、网络和综合教研等制度。实施“温州创客·人工智能”教育2.0行动计划,将信息技术纳入学业水平测试,积极建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资源库。
29.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实施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和干预计划,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合理安排校内外体育活动时间,做强“明眸皓齿”品牌,确保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和温籍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格率稳步提升,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稳步下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县(市、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全覆盖建设,引导家长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家校协同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科学教育和干预,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化艺术课程建设、艺术素养监测,实施校园视觉空间设计工程,优化艺术展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能力。
专栏13: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和干预计划刚性落实体育课程要求,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推进体教融合,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所有中小学实现体育大课间活动全覆盖。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明眸皓齿”工程、心理健康和营养健康教育长效体制,完善第三方抽测和监测结果向社会公示制度,打造“健康学生·学生健康”品牌系列活动。到2025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保持97%以上,温籍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格率达到94%以上,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控制在50%以下。
30.实施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提升行动。制定温州市劳动教育实施意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开发具有瓯越特色和校本特质的选择性劳动教育课程,确保每周中小学劳动教育课不少于1课时。构建区域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面对真实生活、生产和社会服务任务情境,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完善“行走瓯越”实践课程体系,打造“少年行”十大研学主题线路,丰富实践活动形式,积极打造国家级研学实践示范区。到2025年,创建省市劳动教育示范校100所、劳动实践教育基地30个,各县(市、区)建有至少一个研学营地。
31.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引导各校进一步健全学校全员导师制。全面实施家长素养提升工程,鼓励学校分年段开设系列化、规范化、适切化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推进数字家长学校建设,规范和加强家长委员会管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到2025 年,全市70%中小学建成数字家长学校。(十)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集聚地
3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坚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完善师德师风监督评价考核长效机制,完善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和宣传力度,建立师德建设专家库和优质师德教育数字资源库,打造一批师德教育基地。
33.实施管理与教学“双名”校长培养行动。坚持校长从名优教师中培养的导向,创新校长评聘选用引进模式,加大考核评价激励力度,拓宽名校长培养渠道。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2.0工程,健全改革配套政策,完善职级奖励及升降机制。深化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强化跨区域、跨校际合作交流,打造校长学习共同体。实施年轻干部“优源”工程,完善校长“退出”等机制,打造科学合理的干部梯队。
34.加强教育人才引育。实施“引才聚温”专项行动,升级教育人才政策,加大各类教育人才考核和奖励力度,优化住房等政策保障,进一步提高名优教师待遇。实施“未来教师”研训培养十大项目,拓宽基础性、需求性、引领性培训渠道,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师专业素养。实施瓯越教育人才培养第二轮行动计划,优化“名师孵化”机制,全面扩增名师名校长数量。推进名师工作室全覆盖建设,打造“瓯越名师大讲堂”,扩大名师示范辐射引领效应。强化政策保障,多渠道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加强教师教研机制建设,推动教师校本研训规范化、常态化、特色化发展。
专栏14:“未来教师”研训培养十大项目
1.中小学教师“育人为本”研训项目;2.班主任素养提升行动;3.教师“信息化赋能”工程;4.幼儿园教师“保教素养”全员提升工程;5.义务段教师“培优填谷”研修项目;6.普通高中教师高素质发展分类提升研修和新教材新教学“星火计划”项目;7.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8.特殊教育教师素养提升计划;
9.高层次创新型高等教育教师培养工程;10.教师研究素养提升行动。
专栏15:瓯越教育人才培养第二轮行动计划健全各层次教育人才孵化机制,进一步壮大名优教师群体。到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教育人才500名,培育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500名、市教坛新秀1500名、市新锐教师(学科骨干教师)6000名,全市“三层次”骨干教师达到
18000人次以上。
专栏16: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提高教师入职学历门槛,出台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奖励和保障措施。到2025年,幼儿园、小学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55%、95%以上,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分别达12%、25%以上。
35.深化中小学教师管理综合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编制总量、激活存量,解决好新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需求。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加快提升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探索建立教师多校“走教”保障激励制度,完善中小学教师临时性结构性短缺补充机制。推进乡村教师振兴计划,落实并优化绩效奖励、评优评先倾斜等政策。
36.大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支持民办学校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大力提高学前教育合同制教师工资待遇。深入实施教师关爱工程,持续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完善教师荣誉制度,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十一)构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37.加快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贯彻落实《温州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重点对接上海嘉定等地区,建立健全面向长三角教育高层次人才的交流机制和人才一体化评价互认体系,深入打造教育合作平台。
38.推进重点领域交流合作。聚焦高校优势学科专业,有序推进境外办学和跨境技术技能培训,打造国际教育科学合作平台。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国外知名高中、教育集团合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支持鼓励职业学校加强与世界高水平职业院校合作,建设中德、中意等职教基地。以温台职业教育高地建设为载体,推动温台两地教育合作从职业教育拓展至更多领域,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39.打造“留学温州”品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加快建设来温留学生教育服务支持系统,提高学历留学生比例。加强全英语授课专业的国际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外国留学生辅导员制度。积极开发具有温州特色、反映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发展情况的留学生课程。加快补齐基础教育国际化短板,创办温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改善外籍人员子女在温学习环境。
40.推进名优教师海外研修。支持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出国(境)培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素养、适应教育需求变化与终生教育挑战的校长和教师。到2025年,争取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拥有境外学习研修经历比例达到3%,高中阶段教师达到10%,高校教师达到35%,建立合作模式成熟的海外师训基地10个。
41.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帮扶工作。进一步做好援疆援藏援青援川等教育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加大教师和干部选派力度,建立教学质量同步监测和优质资源跨域共享机制,帮助受援地区积极发展教育民生事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十二)完善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
42.强化依法治教。进一步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依法明确政府、学校、社会权责边界。严格依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提高教育决策谋划制定执行的科学性、规范性。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实施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完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推进教育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事项承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43.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优化学校管理组织架构,推动管理中心下沉化、管理形式扁平化,进一步提升办学效能。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议事协调组织效能,强化基层治理权力互相制约、有效监督。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在绩效考核、干部任免和教师聘用上的自主权。推进“静校”行动,持续规范“进校园”活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44.推进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支持和规范并重,健全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与监管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支持各地通过撤并、托管、转型与合作等途径,优化区域民办教育发展结构。支持公办与民办学校在管理、课程、科研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先扶持办学质量高、特色明显、社会效益显著的民办学校。坚守安全、资金监管和意识形态管理底线,长效抓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
45.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构建以“成长”为核心,覆盖学生、教师、学校和区域的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激励、监测诊断、反馈改进的功能,引导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研究升级教育测量和评价技术,建设全市统一、分级使用、开放共享的教育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形成由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智能化教育评价体系。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46.构建智安校园立体管控体系。深化等级平安校园和智安校园建设,加大安全设施、人员配置力度,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和处置体系,推进校园安全治理智能化、网格化、标准化、系统化提升。强化校地联动、部门协同,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强化安全宣传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拓宽教育渠道,提升师生、家长安全意识。加强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全过程、全链条管控,完善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坚决阻止各类传染病疫情向学校蔓延。
四、保障机制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导体系,完善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问题。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教育党建组织力、战斗力。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牢育人阵地。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完善“清廉学校” 标准体系,努力建设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的美好校园。
(二)落实教育投入优先保障完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逐级落实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教育的经费保障责任。调整优化各级各类教育的经费投入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区域、校际协调发展。完善教育投入监督管理、政策补助、成本分担、绩效评估、资金使用安全等机制,加强预算全过程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绩效。
(三)深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根据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实施五年督导“亮剑”攻坚行动,重点督导重大教育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和热点难点问题破解情况。健全教育督导评估监测公示、公告、约谈、奖惩、限期整改、复查、问责等制度,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确保相关教育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健全专兼职督学、特约督学选聘制度,探索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社会群体等参与督导的协同机制。整合督导评估信息系统,健全“以信息化为牵引、以平台化为载体、以数据化为量尺”的工作机制,探索基于常态化数据采集的“智慧督导”方式,推动教育督导工作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提升。(四)营造教育发展良好氛围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形成聚力打造温州教育高地的新机制新格局。完善项目化、专班化、闭环化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组织和保障。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系统宣传正确的教育发展观和育人观,大力宣传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温州教育“十四五”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
附件
温州教育“十四五”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义务段)
序号 | 县市 区 | 项目名称 | 建设类别 | 建设性质 | 学校类别 | 举办者类别 | 用地面积 (平方米) | 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 | 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 | 总投资(万元) | “十四五” 期间投资(万元) | 建设年限 | 责任单位(组织实施单位) |
1 | 鹿城 区 | 横渎小学 | 续建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27897 | 26619 | 17738 | 25333 | 25333 | 2020-2023 | 鹿城区教 育局 |
2 | 鹿城 区 | 二十四中 | 续建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34746 | 24514 | 18767 | 32216 | 32216 | 2019-2023 | 鹿城区教 育局 |
3 | 鹿城 区 | 市实验小学桃 花分校 | 续建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31516 | 24000 | 8600 | 20000 | 1600 | 2019-2023 | 市城发公 司 |
4 | 鹿城 区 | 中央涂小学建设 | 续建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18660 | 17000 | 6000 | 21000 | 21000 | 2020-2023 | 双屿街道 |
5 | 鹿城 区 | 实验中学七都分校 | 续建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32478 | 30591 | 4500 | 23327 | 23327 | 2020-2023 | 鹿城区教 育局 |
6 | 鹿城 区 | 建设小学七都分校 | 续建 | 迁建 | 小学 | 公办 | 30464 | 25920 | 16600 | 35128 | 35128 | 2020-2023 | 鹿城区教 育局 |
7 | 鹿城 区 | 实验中学新校区 (黄龙商贸城学校) | 续建 | 新建 | 九年制 | 公办 | 59659 | 69284 | 40000 | 76625 | 76625 | 2020-2023 | 中铁城建 设 |
8 | 鹿城 区 | 绣山中学 | 新开 工 | 扩建 | 初中 | 民办 | 35000 | 32000 | 18000 | 35000 | 35000 | 2021-2024 | 绣山中学 |
9 | 鹿城 区 | 市建设小学吴 桥校区 | 新开 工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26000 | 22000 | 10000 | 20000 | 12000 | 2023-2026 | 鹿城区教 育局 |
10 | 鹿城 区 | 新营楼小学改 扩建工程 | 新开 工 | 扩建 | 小学 | 公办 | 23358 | 21000 | 12000 | 23000 | 15000 | 2023-2026 | 双屿街道 |
11 | 鹿城 区 | 南汇小学 | 新开 工 | 扩建 | 小学 | 公办 | 41100 | 37970 | 6000 | 30000 | 30000 | 2023-2025 | 鹿城区教 育局 |
12 | 鹿城 区 | 新村小学改扩建 | 新开 工 | 改建 | 小学 | 公办 | 26565 | 26565 | 5000 | 20000 | 15000 | 2023-2026 | 鹿城区教 育局 |
13 | 鹿城 区 | 新双屿中学 | 新开 工 | 迁建 | 初中 | 公办 | 25000 | 23000 | 12000 | 21000 | 15000 | 2023-2026 | 双屿街道 |
14 | 鹿城 区 | 仰义中学 | 新开 工 | 迁建 | 初中 | 公办 | 25000 | 23000 | 12000 | 21000 | 15000 | 2023-2026 | 仰义街道 |
15 | 鹿城 区 | 蒲州中学 | 新开 工 | 迁建 | 初中 | 公办 | 25000 | 23000 | 12000 | 21000 | 15000 | 2024-2026 | 市城发集 团 |
16 | 龙湾 区 | 区二小集团校龙江路校区 (规划名瑶溪南新一小) | 续建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28721 | 23073 | 10071 | 40000 | 8400 | 2019-2021 | 龙湾区中心区管委会 |
17 | 龙湾 区 | 温十五中集团校蒲州校区 (规划名桃花岛新一中) | 续建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37407 | 23481 | 7712 | 39443 | 8800 | 2019-2022 | 市城投集 团 |
18 | 龙湾 区 | 三郎桥新一中 (温州状元中 学) | 续建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42287 | 37642 | 15868 | 29270 | 6000 | 2018-2021 | 市生态园 管委会 |
19 | 龙湾 区 | 瑶溪北学校 (上海世外学校) | 续建 | 新建 | 九年制 | 公办 | 65111 | 52715 | 12731 | 39345 | 8400 | 2019-2021 | 浙南科技城管委会 |
20 | 龙湾 区 | 浙南科技城 11-E-13地块小学工程 | 续建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38760 | 38760 | 27000 | 33500 | 33000 | 2020-2023 | 浙南科技城管委会 |
21 | 龙湾 区 | 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龙江路校区(规划名瑶溪南新二中) | 续建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36045 | 28763 | 25000 | 30500 | 29500 | 2020-2023 | 龙湾区中心区管委会 |
22 | 龙湾 区 | 浙南科技城瑶溪北单元 11-B-03地块中学工程 | 新开 工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46249 | 46249 | 15000 | 35000 | 33000 | 2021-2023 | 浙南科技城管委会 |
23 | 龙湾 区 | 蒲州西二小 | 新开 工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24450 | 19560 | 10000 | 32457 | 32457 | 2021-2024 | 区臻龙集 团 |
24 | 龙湾 区 | 区外国语小学集团校龙华校区 | 新开 工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22685 | 18657 | 10400 | 21841 | 21841 | 2022-2025 | 龙湾区中心区管委会 |
25 | 龙湾 区 | 蒲州西一中 | 新开 工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40575 | 32460 | 10000 | 22000 | 18000 | 2023-2026 | 区臻龙集 团 |
26 | 龙湾 区 | 永中新一中 | 新开 工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35553 | 28442 | 10000 | 20000 | 15000 | 2023-2026 | 龙湾区中心区管委会 |
27 | 瓯海 区 | 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中学扩建工程(一期) | 续建 | 扩建 | 初中 | 公办 | 24022 | 26990 | 9020 | 32400 | 25000 | 2020-2023 | 高教园区 |
28 | 瓯海 区 | 站西小学潘桥单元C-04地块 | 新开 工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41000 | 35000 | 5000 | 29431 | 25000 | 2021-2024 | 高铁建设 中心 |
29 | 瓯海 区 | 瓯海中心区西单元九年一贯制学校(B-06 地块) | 新开 工 | 新建 | 九年制 | 公办 | 59139 | 49222 | 14400 | 42609 | 38826 | 2022-2024 | 区城市建 设中心 |
30 | 瓯海 区 | 温州中学附属初中 | 新开 工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54694 | 50000 | 15000 | 50000 | 50000 | 2022-2024 | 南部新城指挥中心 |
31 | 瓯海 区 | 娄桥一小迁扩 建工程 | 新开 工 | 迁建 | 小学 | 公办 | 30000 | 30000 | 6000 | 20000 | 20000 | 2023-2025 | 中心区建 设中心 |
32 | 瓯海 区 | 区实验小学前 汇校区扩建 | 新开 工 | 扩建 | 小学 | 公办 | 43666 | 35000 | 6000 | 21000 | 18000 | 2023-2026 | 中心区建 设中心 |
33 | 瓯海 区 | 南白象一小迁 建工程 | 新开 工 | 迁建 | 小学 | 公办 | 38666 | 35000 | 6000 | 25000 | 25000 | 2022-2024 | 中心区建 设中心 |
34 | 乐清 市 | 乐清市知临中学拆扩建项目 | 新开 工 | 扩建 | 初中 | 民办 | 46690 | 50000 | 0 | 40000 | 40000 | 2021-2025 | 知临中学 |
35 | 瑞安 市 | 瑞安市滨海实 验小学 | 新开 工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37442 | 44820 | 3780 | 29980 | 29980 | 2021-2025 | 瑞安市滨 海新区 |
36 | 瑞安 市 | 民办学校新建工程(新纪元学校) | 新开 工 | 迁建 | 九年制 | 民办 | 67326 | 57798 | 0 | 33619 | 33619 | 2021-2024 | 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 |
37 | 瑞安 市 | 万松东路中学 | 新开 工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58279 | 35000 | 0 | 25000 | 12500 | 2024-2026 | 滨海新区 |
38 | 永嘉 县 | 温州慧中公学(瓯北校区) | 续建 | 新建 | 九年制 | 民办 | 80888 | 85284 | 11960 | 66500 | 13000 | 2019-2022 | 温州慧中 公学 |
39 | 永嘉 县 | 永嘉县三江中 心小学 | 新开 工 | 迁建 | 小学 | 公办 | 31015 | 40000 | 8000 | 20000 | 20000 | 2021-2024 | 三江街道 |
40 | 平阳 县 | 鳌江镇公园路小学 | 新开 工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31340 | 36000 | 0 | 20000 | 17000 | 2022-2024 | 鳌江镇 |
41 | 平阳 县 | 鳌江镇古鳌小学 | 新开 工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26680 | 32000 | 0 | 20000 | 18000 | 2022-2024 | 鳌江镇 |
42 | 平阳 县 | 鳌江镇滨江中学 | 新开 工 | 新建 | 初中 | 公办 | 38019 | 35000 | 0 | 22000 | 20000 | 2022-2024 | 鳌江镇 |
43 | 平阳 县 | 万全中心学校 | 新开 工 | 新建 | 九年制 | 公办 | 56028 | 55000 | 0 | 30000 | 26000 | 2022-2024 | 平阳县教 育局 |
44 | 平阳 县 | 海西中心学校 | 新开 工 | 新建 | 九年制 | 公办 | 50025 | 50000 | 0 | 28000 | 25000 | 2022-2024 | 平阳县教 育局 |
45 | 泰顺 县 | 泰顺县北辰培 训中心 | 续建 | 新建 | 九年制 | 公办 | 53891 | 45312 | 0 | 21178 | 19178 | 2020-2023 | 泰顺县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46 | 泰顺 县 | 泰顺县明德实 验学校 | 续建 | 新建 | 九年制 | 民办 | 69500 | 62000 | 0 | 30000 | 12000 | 2020-2022 | 泰顺至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47 | 泰顺 县 | 泰顺县艺术学校(罗阳镇小迁建)建设工程 | 新开 工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36666 | 29900 | 0 | 22000 | 15000 | 2023-2026 | 泰顺县教 育局 |
48 | 苍南 县 | 苍南县台商小镇实验学校新建工程 | 新开 工 | 新建 | 九年制 | 公办 | 76760 | 31000 | 6700 | 28000 | 28000 | 2022-2024 | 苍南县工 业园区 |
49 | 龙港 市 | 龙港市外国语学校新建工程 | 新开 工 | 新建 | 九年制 | 公办 | 72667 | 35000 | 0 | 25000 | 25000 | 2022-2024 | 龙港市社会事业局 |
50 | 瓯江 口 | 瓯江口新区公 办一小 | 新开 工 | 新建 | 小学 | 公办 | 27972 | 19580 | 0 | 20000 | 20000 | 2021-2023 | 瓯江口 |
51 | 瓯江 口 | 瓯江口新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 新开 工 | 新建 | 九年制 | 公办 | 54612 | 38228 | 0 | 30000 | 30000 | 2021-2023 | 瓯江口 |
52 | 瓯江 口 | 瓯江口新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 新开 工 | 新建 | 九年制 | 公办 | 81252 | 56876 | 0 | 40000 | 40000 | 2021-2023 | 瓯江口 |
温州教育“十四五”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高中段)
序号 | 县市区 | 项目名称 | 建设类别 | 建设性质 | 用地面积 (平方米) | 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 | 总投资(万元) | “十四五”期间投资 (万元) | 建设年限 | 责任单位 (组织实施单位) |
1 | 龙湾区 | 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扩建工程(一期) | 新开 工 | 扩建 | 69500 | 60819 | 35691 | 35691 | 2023-2025 | 浙南科技城管委会、瑶溪街道、区财政局、区教育局、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
2 | 瓯海区 | 瓯海职业中专集团 学校迁建工程 | 新开 工 | 迁建 | 173333 | 134901 | 85000 | 85000 | 2021-2025 | 区城市建设中心 |
3 | 乐清市 | 柳市中学迁建工程 | 续建 | 迁建 | 108821 | 62411 | 34000 | 14000 | 2018-2021 | 柳市中学 |
4 | 乐清市 | 虹桥职业技术学校迁建工程 | 续建 | 迁建 | 101450 | 70850 | 37300 | 17000 | 2018-2021 | 虹桥职业 |
5 | 乐清市 | 虹桥中学迁扩建工程 | 新开 工 | 迁建 | 100050 | 53987 | 35000 | 35000 | 2022-2025 | 虹桥中学 |
6 | 瑞安市 | 瑞安市第三职业学 校(瑞立) | 续建 | 新建 | 64014 | 96020 | 60000 | 54000 | 2019-2022 | 瑞立集团 |
7 | 瑞安市 | 瑞安市第五中学迁建工程 | 续建 | 迁建 | 112456 | 64810 | 51543 | 25772 | 2020-2022 | 瑞安市第五中学 |
8 | 瑞安市 |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迁建工程 | 新开 工 | 迁建 | 171316 | 130000 | 81000 | 24300 | 2025-2027 |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 |
9 | 瑞安市 | 瑞安市塘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 | 新开 工 | 迁建 | 133332 | 90000 | 68000 | 10200 | 2025-2027 | 瑞安市塘下职业 技术学校 |
10 | 瑞安市 | 瑞安市开元高级中 学迁建工程 | 新开 工 | 迁建 | 59400 | 36500 | 30000 | 4500 | 2025-2027 | 瑞安市开元高级中学 |
11 | 永嘉县 | 永嘉县职业教育中心 | 续建 | 新建 | 227141 | 171225 | 97401 | 30000 | 2018-2021 | 三江街道 |
12 | 永嘉县 | 永嘉县楠江中学 | 新开 工 | 扩建 | 66033 | 60000 | 35000 | 30000 | 2022-2026 | 上塘中心城区 |
13 | 永嘉县 | 永嘉县路口高级中学 | 新开 工 | 新建 | 133400 | 100000 | 70000 | 30000 | 2023-2028 | 上塘中心城区 |
14 | 文成县 | 文成县职业高级中 学新建工程 | 续建 | 迁建 | 67401 | 77000 | 54000 | 54000 | 2020-2024 | 文成县职业高级中学 |
15 | 文成县 | 海亮华侨学校暨华侨教育新村建设工程项目 | 新开 工 | 新建 | 120006 | 100000 | 60000 | 60000 | 2022-2025 | 海亮华侨学校 |
16 | 文成县 | 文成县第二高级中 学新建工程 | 新开 工 | 迁建 | 66667 | 30000 | 25000 | 10000 | 2024-2028 | 文成县第二高级中学 |
17 | 平阳县 | 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拆扩建 | 续建 | 扩建 | 38019 | 60000 | 24000 | 22000 | 2020-2022 | 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18 | 平阳县 | 浙鳌高级中学扩建工程 | 续建 | 扩建 | 88222 | 67900 | 39000 | 35000 | 2020-2021 | 浙鳌高级中学 |
19 | 平阳县 | 平阳二职新建工程 | 新开 工 | 迁建 | 80040 | 67900 | 39000 | 35000 | 2022-2026 | 平阳二职 |
20 | 平阳县 | 昆阳镇新城中学 | 新开 工 | 新建 | 65366 | 58000 | 26000 | 23000 | 2022-2024 | 平阳县政府投资 项目中心 |
21 | 泰顺县 | 泰顺县职业教育中 心一期扩建工程 | 续建 | 扩建 | 27902 | 30634 | 36300 | 33300 | 2020-2023 | 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 |
22 | 苍南县 | 苍南县嘉禾中学新建工程 | 续建 | 迁建 | 66282 | 55376 | 21000 | 21000 | 2020-2023 | 苍南县城建中心 |
23 | 龙港市 | 龙港职业中等专业 学校(一期) | 新开 工 | 迁建 | 137962 | 70000 | 38000 | 38000 | 2021-2024 | 龙港市社会事业局 |
24 | 龙港市 | 龙港新城高级中学新建工程 | 新开 工 | 新建 | 120000 | 75000 | 35000 | 35000 | 2022-2025 | 龙港市社会事业局 |
25 | 市本级 | 瓯海二高迁扩建一期工程 | 续建 | 迁建 | 97186 | 99099 | 73707 | 73707 | 2020-2023 | 市教育基建中心 |
26 | 市本级 |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 等学校迁建工程 | 新开 工 | 迁建 | 133200 | 102959 | 84600 | 84600 | 2021-2024 | 市教育基建中心 |
27 | 市本级 | 温州滨海中等职业教育基地(一期) | 新开 工 | 迁建 | 233766 | 187000 | 127400 | 127400 | 2022-2025 | 市教育基建中心 |
28 | 市本级 | 温州中学南侧地块扩建工程 | 新开 工 | 扩建 | 16000 | 30000 | 24000 | 24000 | 2023-2025 | 温州中学 |
29 | 市本级 |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三期工程 | 新开 工 | 扩建 | 38907 | 40200 | 24158 | 6838 | 2023-2027 | 温州二高 |
30 | 市本级 | 经开区公立高中 | 新开 工 | 新建 | 77300 | 61840 | 33420 | 5000 | 2025-2028 | 待定 |
31 | 市本级 | 瓯江口新区公办高中 | 新开 工 | 新建 | 133333 | 93333 | 42000 | 5000 | 2025-2028 | 待定 |
温州教育“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清单(高校)
序 号 | 项目名称 | 类别 | 计划建设 | 建设 地点 | 建设规模和内容 | 总投资 | “十四 五”投资 | 责任单位 |
1 | 温州肯恩大学一 期、二期 | 续建类 | 2012-2021 | 瓯海 | 一期占地约1059.4亩,计划招 收全 日制在校生8500人。二期占地300 亩,包括外教公 寓、学生公寓、食堂 与综合服务设施。 | 289000 | 111000 | 温州肯恩大学 |
2 | 浙江安防学院建 设工程 | 续建类 | 2016-2024 | 瓯海 | 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温 州市郭 溪南单元安防学院02 北地块建设工 程。 | 169000 | 131000 | 浙江安防职业 技术学院 |
3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金海校区二期工程 | 新建 | 2021-2024 | 经开 区 | 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建设 行政 楼、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食 堂、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及其他附 属用房等。 | 163000 | 163000 | 浙南产业集 聚区管委会 |
4 | 温州大学体育馆 建设 | 研究 | / | 瓯海 | 5000人座位体育馆,建筑总面 积约为3.4万平方米。 | / | / | 温州大学 |
5 | 温州大学实验实训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建设 | 研究 | / | 瓯海 | 3万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室。 | / | / | 温州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