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是高校实验室重要的资源和标识,开放共享是仪器效能发挥与运行的现实需求。为落实学校整体工作部署,西北大学聚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通过机制创新、开放共享、分级分类、全成本核算、跨学科交融的实践探索,试点运行,积极构建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设立试点运行,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2020年7月,该校地质学系出台《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实验室共享发展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系发﹝2020﹞9号)文件及系列办法制度。经过近一年的建设、运行,地质学系仪器设备共享工作初见成效,目前共享单价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40余台。
管理和运行机制是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基础保障。该校根据院(系)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试点运行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科学规划,整理《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制度选编》,编写《西北大学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信息手册》等系列制度与资料,积极推进共享工作,制定出台《西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暂行)》(西大发﹝2021﹞1号),保障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构建管理体系,创新服务模式。该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优势学科,实行学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简化流程,合理配置资源,科学管理,调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相关人员积极性,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激励机制实行导向性政策,在制定各种奖励和鼓励措施激发相关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考核机制,综合运用奖惩手段,规范、约束、引导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探索考核和效益评价体制,按照考核及效益评价指标对所属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机时利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利用、开发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评并采取相应奖惩措施。
搭建信息平台,助力仪器共享。根据“一院一策”改革思路,结合学校共享工作的需要,建立“总分总”的仪器共享模式,学校集中管理,对资源实施分层授权使用。定制研发具有西大特色,能够适应不同学科特点,安全可靠、实时高效、便捷普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信息查询、网上预约、委托测试、费用计算、绩效考核、工作量统计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该校以加入“陕西省大仪共用协作网”为依托,面向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单位等提供大型仪器设备、专业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等服务。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学校与其他单位从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到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科研合作,从开放共享走向合作共赢。
积极推广试行,倡导共享理念。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初期,该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进行推广运行。化材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可直接通过信息平台预约自主测试。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对教学科研工作的贡献度,实验消耗,服务等进行评价,并定期对仪器分类进行合理优化调整,保障设备高效运行。生命学院中心实验室共享平台拥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大型仪器,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硬件支持。
在前期试点运行工作的基础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结合“十四五”学科发展规划,为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做好长远规划,加大试点建设单位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力度,以试点为突破口,在全校树立典型标杆,引领全校的开放共享工作开展;根据共享工作推动的需要,引入并构建全校共享软件信息化平台,实现共享工作的高度自动化和人性化,提高共享效率;扩大共享业务覆盖范围,吸纳更多的用户和仪器设备参与,形成规模效应并进入运行的稳定期,实现良性循环。
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学校顶层设计规划、完善的制度保障与信息化技术的支持,还需各管理部门和一线教职工的广泛参与。西北大学立足实验室资源的统筹、协调、开放、共享,积极联动智慧校园信息建设的技术支持,推进贵重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