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2020年3月份推出“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专递课堂”被放在了一个显著和突出的位置。教育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推出“三个课堂”建设意见?“三个课堂”各自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专递课堂为什么被放在一个突出的一个位置?专递课堂到底专递什么、解决什么?
专递课堂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据悉,2012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有美育教师54.47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美育生师比为283.9∶1。2017年,美育教师达67.15万,占比上升到7.1%,生师比下降到216.5∶1,中小学美育师资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即使是按规定的占总课时9%的美育课程标准课时开课,全国尚缺2.8万名美育教师,其中乡村学校缺额更为集中,有6个省乡村小学美育教师缺额超过50%。
对照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比,美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仍然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补齐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对美育的育人功能特别是美育教化功能认识还不到位;对美育意识形态属性认识还不充分;美育资源配置还不均衡,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协同育人机制还不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尚需进一步理顺。
专递课堂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三个课堂”各有定位、目标明确:
“名师课堂”强调共享,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升!
“名校课堂”强调开放,以“知名学校带动普通学校”,促进校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而这当中,“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强调缺少师资、帮助其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
“补短板、促均衡”,补的是开不齐、开不好、开不足的课程;促的是学科教学的不均衡。在当前我国学科教育尤其是素质艺术类学科面临师资严重短缺、素质艺术类开课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实现“五育并举”,是当前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必然的手段之一,专递课堂由此诞生!
专递课堂是侧重于“音体美”等素质艺术课程的专递,也就要求专递课堂的实施和建设,必然要符合“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场景。
是“专网+专递课堂”还是“互联网+专递课堂”?
“互联网+”已经影响各行各业、改变了各行各业,“互联网+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互联网的属性就是互联互通。然而,在专递课堂的建设实施方案当中,很多地方教育主管机构在用“教育专网”建设专递课堂,那么问题来了,专递课堂专递到哪儿?怎么互联互通?
首先,什么是教育专网?教育专网说白了,就是一个大的局域网。专网虽然解决了域内的带宽问题,然而专网辐射的范围有限,尤其是一些农村薄弱校,专网根本就没有到校,那还怎么互联互通互动?而随着5G的应用和普及,网络带宽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其次,专递课堂的师资哪儿来?专递课堂的师资必然是条件较好的学校带动一些薄弱校,或者是社会第三方机构师资,甚至是一些发达城市面对一些欠发达城市,这就要求专递课堂不能是一地的教育专网,而应该是一张互联互通的互联网。
第三,互联网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在普通互联网上传输高清音视频已完全不是问题,也没必要使用专网技术。在5G时代,教育专网一定是会被大大弱化甚至淘汰的。
第四,2020年的疫情,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就是未来,必然会有课程“专递到家”的需要和必要,家校互通也必然是互联网模式。
专递课堂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我们明白了专递课堂的定位以及互联网属性,那么专递课堂实施的重点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信息化一直侧重于文化课堂的建设,即“语数外”,而相对于素质艺术类课程的信息化产品或者技术则较少,这和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现状是有一定关系的。再一个,音体美等素质艺术类课堂的教学场景和文化课堂的教学场景有本质不同,这就要求专递课堂必须是“有的放矢”、必须符合素质艺术课堂的特点。
音体美学科不同于文化理论课,音体美更侧重于示范、实操等形体、动作教学,而不是一个PPT课件就能教学的,所以音体美课堂建设相比文化课堂建设,要有一定难度。对于一些手操画板的捕捉、音乐指法的捕捉、试验实操的局部拍摄传输等等,都是教学场景内容,这也是音体美专递课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但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在建设专递课堂的时候,很多是使用视频会议或者传统的文化课录播教室方案,这些实施方案完全无视专递课堂的功能定位和音体美学科教学特点,后期基本沦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