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突破学校的围墙:荟同学校重新定义线上学习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0-03-03 10:06 围观565次

  荟同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打造没有天花板的教育。近日,荟同学校正式开展线上学习,在这种全新的线上课程模式下,学生和老师们都收获颇丰。

  荟同教育强调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需要高度参与到课堂当中,与老师互动,与同学合作,更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这对荟同的线上教学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春节以来,荟同学校的IT团队迎难而上,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解决方案。

  据荟同全球首席信息和技术官Anand Padmanabhan 介绍,在第一阶段,荟同的线上学习主要是借助Microsoft Teams,实现老师分享教学资源、布置学习任务的需求。而在第二阶段,老师和学生则是通过 RingCentral 进行在线视频交流。同时,荟同学校还启用了名为“Buzz”的学习管理系统,以实现跟踪与分析学习数据、创建个性化学习模型等更为先进的教学管理需求。

  突破学校的围墙 别出心裁的线上课堂

  在“终身学习”这件事上,荟同老师们为学生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为了给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在线学习体验,老师们纷纷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突破学校的围墙:荟同学校重新定义线上学习

荟同老师在进行在线授课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新的尝试

  在荟同的线上语文课上,老师们别出心裁的设计了“不可思议的星球”项目,引导孩子们作为星球居民关注疫情,积极主动的完成各种有趣的学习任务。在荟同英语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开展了探险家郑和、马可波罗的主题阅读,并构建了马可波罗旅行中国的朋友圈。数学课上,荟同老师则带着学生们一起回顾了新冠状病毒疫情新闻中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数学和实际生活中联系起来。

突破学校的围墙:荟同学校重新定义线上学习

荟同语文老师创办的《星球日报》

  针对家庭在线教学的环境,荟同的艺术老师还“因地制宜”的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宇宙星球探索活动 -- “创意蛋壳星球”,培养同学们对不同星球的观察。而在STEM课上,荟同老师用Scratch 点燃了8年级的同学对编程的兴趣,目前学生们正在如火如荼地设计自己的第一个小游戏。

突破学校的围墙:荟同学校重新定义线上学习

用蛋壳绘制星球,培养学生的图形语言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荟同教育的理念让家长更坚定了信心,虽然外部环境可能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突然的巨变,但荟同的教育让孩子对学习葆有热情,促使他们养成热爱思考、积极实践的好习惯,相信这一定能帮助孩子们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关于荟同学校

  荟同学校旨在打造首个面向未来的全球高端私立教育网络, 其创办人是美国教育改革家、全美“特许学校运动”领导者魏克礼先生。荟同将与当地合作方携手,在全球主要大型城市建立校区,服务幼儿园到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及其家庭,汇集世界最前沿教育资源及成果,提供以个性化学习、全球交流和全人发展为主要特色的优质基础教育。

  荟同聚集了全世界的人才。顾问委员包括耶鲁大学前校长Benno Schmidt、中国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前校长及MIT理学院前院长Robert Birgeneau、冬奥冠军杨扬等各界领袖人物。课程设计和教育团队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校长Nick Dirks、英国哈罗公学前校长Jim Hawkins、美国BB&N前校长Rebecca Upham、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创始校长李茵、上海包玉刚学校前副校长李婧等众多教育界资深人士。深圳校区管理团队则由中国人大附中前副校长沈献章担任总校长、英国威雅公学前校长瑞安娜担任执行校长。荟同校园则由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设计大师Renzo Piano亲自设计。

  扎根中国,放眼世界。荟同学校旨在培养有国际化素养、德才兼备,既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和较强的工作执行能力,又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文化、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荟同学校全球教育团队自主研发的课程既借鉴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精髓,又结合了国际教育的先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最终形成荟同特有的中西融合课程:既强调基于创新的核心学科的学习,也强调跨学科、体验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全球交流体验。

  荟同首批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中国深圳前海和美国华盛顿特区,已于2019年9月同步开学。

来源:荟同学校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